下岗潮是怎么回事?下岗潮下工人的生活案例介绍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下岗潮是怎么回事
最早的职工下岗产生于1987年的劳动合同制改革。当时的人数很少,情况也很复杂,大多带有自愿的性质,比如有的自己开始尝试下海、有的女工在家带孩子、有的脱产学习等等,待遇也是自己与企业协商,有的没有什么补贴,有的还要向厂子里交一些钱。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始于1993年。由于下岗行为一开始就不规范,关于下岗职工的统计也不可能规范,因此各个年度的下岗职工人数不能做简单的比较。但是为了保存这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我还是把它摘录于此。
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有下岗职工累计300万人,1994年累计360万人,1995年累计564万人,1996年累计815万人,1997年累计1152万人,1998年累计1714万人,1999年累计2278万人,2000年累计2699万人,到2001年6月累计2811万人。其中,1998年到2001年6月的数据是我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1998年国有企业新增下岗职工562万人,1999年新增564万人,2000年新增421万人,2001年新增下岗职工112万人”累加而成。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2001年6月的增量只考虑了国有企业,而1993-1997年的数据是指城镇全部企业的下岗职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都是下岗减员的高峰期。我国企事业单位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导致了大批职工下岗。
下岗潮下工人的生活案例
【案例】:我是沈阳最早一批下岗的,因为对国营派来的一把手胡乱瞎干忍无可忍,顶撞了他几次,他就借工厂停产整顿的机会,把我整下岗了,妻子和我一个单位,也下岗了。妻子怀孕六个月,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但我们双双下岗,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我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我所认识的熟人,但都说不好安排。我苦苦哀求说,我不当什么官了,只要有口饭吃,干最重的体力活也行,可是一个礼拜过去了,我还没找到工作。我母亲的一位熟人在档案馆当职员,她说有一大批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需要整理,能给这些文言资料加标点断句,并誊写清楚就行,按字数付给报酬。馆里人手不够,招三名业余的在家里干就行。我没有多想就把这个活儿应下来了。我古汉语底子并不厚,只是平时爱看点古书。资料拿来,我边学边干,弄得头昏脑涨,一个月下来,才有不到三十块钱的报酬,但在八十年代,这也算是一笔小收入了。
有了这点钱,起码能给妻子买点水果吃,也让家里少救济我点儿。由于妻子心情不好,孩子生出来老爱哭,还经常得病上医院。我是个要脸的人,不愿手心朝上管长辈要钱。于是就拼命整理资料,没日没夜地干。半年过后,我终于每月有七十多元的收入,一家三口能勉强维持生活了。
上一篇:郑州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2021:缴存比例及基数一览表
下一篇:向下缺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