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职工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职工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

新计发方案规定,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

1、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案,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pide;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

3、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pide;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二、社会保险的种类有哪些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时,给劳动者本人或遗属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按险种分类,可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类;按参保对象分类,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医疗、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三、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以省(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缴费基数上限:300%社平工资;缴费基数下限:60%社平工资。

1、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市)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

2、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

上一篇:华夏易达金是什么

下一篇:上海机动车违章查询方式指南

其他文章

  • 妯娌的三国时代结局是什么
  • 社会实践实践单位意见怎么写(实践单位意见怎么写)
  • 匡威高帮鞋带系法
  • 下列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是()。
  • 沈阳到牡丹江自己开车走沈吉高速详细路线说明
  • 下象棋作文500字
  • 长春农博会的介绍
  • 三星银河S20 5G UW现在可在Verizon上使用
  • 黼与黻区别
  • 电热水器有几年寿命
  • 河池有动车到南宁吗
  •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内容
  • 装饰面板的优缺点
  • 不组词有哪些呢
  • 金融硕士就业方向和前景
  • 流芳百世的意思是什么
  • 贵州为什么叫黔,怎么读
  • 介绍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开场白
  • 幂函数的运算定律公式
  • 幼师培训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