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冬至过后,我国的日子越来越长了。冬至是南向太阳的极点。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最偏向北半球。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越往北白天越短。但是,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冬至过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所在的地方)的天数会日益增多,而南半球则相反。
2、根据纬度不同,白天和晚上占用的时间是不同的。白天和晚上分别是12个小时,但时间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以冬至为例。对于我们北半球的人来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而言,一天只有9小时20分钟,太阳高度只有26 42。然而,中国幅员辽阔。虽然此时白天最短,但也不一样:在北回归线附近的汕头和广州,白天大约11小时31分钟;在秦皇岛、北京、嘉峪关、喀什等北纬40度左右的地方,白天约10小时20分钟;最北部的漠河镇白天不到7个小时。农民的谚语“冬百里不明,夏百里不黑”,说明冬至和夏至差别很大。
延伸阅读
冬至大如年下联
1.和年一样大的冬至底线是“来年迎好运”。
2.冬至在阴历十一月中旬,“之”的意思是极端,所以冬藏的精神是极端的。包含三层意思:阴与寒达到极致,天最冷;杨琪开始了,上升迫使天气变冷;太阳往最南端走,所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3.冬至要先给鞋,这是**的结束,也是人生的开始,所以也叫“子岁”,重要性仅次于除夕。岁月是要流逝的,所以,迎接来年的吉祥,庆祝漫长的时光,送鞋子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好运。
冬至晴天好还是下雨好
1.不管是天气还是下雨都很好。
2.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气。一年中的八个节日之一有祭祖和吃饺子的习俗。而且《汉书》说:“冬至晴,国君长,恭喜。”人们认为冬至后,白天变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节日不管天气好坏都要庆祝。
3、还有民间谚语说:“清爽的冬至是邋遢的,邋遢的冬至是清爽的。”“冬至晴,新年雨;冬至下雨,新年阳光明媚。”“冬至冷暖直到三月中旬;冬至寒,春暖早。”这样的说法不足以作为冬至对未来天气影响的参考,具体的天气变化还是要及时关注气象站的报告为宜。
冬至的由来简单
1.冬至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到现在《清嘉录》甚至说“冬至大如一年”,可见古人对冬至的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的自然转换,是上天的恩赐。
2.汉朝以冬至为“冬节”,***举行了一个叫“河东”的祝贺仪式,这是一个例行的节日。《后汉书》年,有这样一段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分,百官无为,不听政,选季晨,然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应该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商旅关闭,亲友在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