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曾子避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曾子避席的故事讲的是一天,孔子正在家里跟他的几个学生谈话,忽听佣人在门外说:“先生,有客人来了!”孔子一听,连忙让学生回避。那客人道了安,就一屁股坐到孔子身边,迫不及待地说话,孔子觉得这人有点不太懂礼貌。

1、曾子避席的故事

一天,孔子正在家里跟他的几个学生谈话,忽听佣人在门外说:“先生,有客人来了!”

孔子一听,连忙让学生回避。

门一开,一位长衫高帽的男客走了进来,走到孔子席边,双腿并拢,两手合十,弯腰道:“先生大安!”

孔子也连忙起身道谢。

那客人道了安,就一屁股坐到孔子身边,迫不及待地说:“先生,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于您!”说话时,手已经碰到了孔子的衣服。

孔子觉得这人有点不太懂礼貌,做客的客人,主人请坐才坐,主人问话才说,怎么倒滔滔不绝地先说起话来?可是孔子还是耐着性子听客人把话说完,然后送客出门。

刚送走客人,孔子的学生曾子进来了,他同样坐到孔子旁边,觉得这样更能亲近老师。

孔子不希望他的学生也像这个客人一样鲁莽,就坐下来跟曾子说:“以前的圣贤之王,均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君王和臣子之间,君君臣臣,他们才相处很好。”

曾子一下明白过来——老师明里是在指点他君臣之间的道理,实际上在暗示师生之间尊卑关系。于是,立刻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学生哪里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学生。”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学生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当曾子知道老师要向他传授学问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边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2、曾子避席的故事点评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学生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当曾子知道老师要向他传授学问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边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中国礼仪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曾子避席

上一篇:癌细胞指数是什么呢?癌细胞指数多少正常?

下一篇:太平洋人寿保险查询

其他文章

  • 皖x是安徽哪个市
  • 马克的英语翻译马克用英语怎么说
  • 雷克萨斯是什么档次的车
  • 教学设计思路一般怎么写
  • 换衣服用英语怎么说
  • 空安瓿的读音
  • 芙蓉镇在湖南哪个城市
  • 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难考吗
  • 网球王子所有人的绝招
  • 三级跳远教学视频(三级跳)
  • _理_的词语_理_的词语是什么
  • mother有母亲的意思吗
  • 李亚光的简介
  • 释的偏旁是什么
  • 东极岛在哪个省哪个市怎么去
  • 泳帽的戴法图片(泳帽的戴法)
  • 伤痕累累是什么意思
  • 表里山河这个词出自于哪里
  • 韩国女团名字有哪些
  • 像狮子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