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退人员养老金重算,按工龄重算最合理,是真的吗?建议看看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事退人员养老金重算,按工龄重算最合理,是真的吗?建议看看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
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对于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中人、新人来说,不再按退休费制度领取养老金,而是按月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其中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这意味着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养老金发放渠道和养老金计算方案发生大变化。
而现在时间来到了2024年,十年过渡期也即将结束,但有关养老金重算补发引发的争议仍然较大,其中工龄重算的呼声最高。对此,有退休人员建议,按工龄重算最合理,能缩小养老金差距,这个是真的吗?可行吗?下面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为什么要重视工龄重算养老金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同工龄的事退人员养老金差距问题,具体包括退休老人与退休中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
第一,退休老人由于没有缴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加上历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低于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造成在同工龄情况下,事退中人养老金标准高于事退老人。对此退休老人有话说,不是他们不愿缴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只是没有方案而已,不能让同工龄的人养老金差距过大,造成养老金并轨落空。
第二,退休中人由于参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但是每个退休中人缴费年限有长有短、缴费指数有高有低、退休时间有早有晚、养老金计发基数有高有低,造成同工龄的退休中人之间晚退和早退养老金重算不同。
不过,工龄是最能体现退休人员对社会贡献的,如果统一按工龄进行养老金核算,可以保证养老金核算的公平性,那么,养老金重算补发时,就能体现出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性。
因此,在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在之后的养老金重算过程中,重视工龄作用,也是对退休中人所做贡献的最大肯定。
按工龄重算养老金,可行吗
工龄退休以及重算补发的好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公平体现退休人员对社会贡献、缓解养老金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等等。不过也有3个弊端,目前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1、会不会影响一些参加工作较晚的人员工作积极性。有的人将近30岁参加工作,甚至更晚,如果养老金重算只与工龄挂钩,有多少工龄重算多少养老金,不与在职时职务职级和工作绩效挂钩,这样对参加工作较晚的人员不利,也不利于在职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会不会不利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家都清楚,工龄只是养老金重算补发的一个关键的参数,但不是唯一的核算参数。根据过渡期内退休养老金计发法规,采用新老方案对比重算养老金,其中新方案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而这2笔钱多少与缴费档次、缴费指数、、养老金计发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说,工龄重算养老金可能会不利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会不会打破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性。自从有了养老保险以来,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方案已经深入人心。如果只与工龄挂钩,只体现了长缴多得,并没有体现多缴多得。这样会可能会打破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性,也就是说多交与少交领取的养老金一样,那么就没有人选择多交了。
上一篇:台湾人均收入是多少
下一篇:江夏疫情最新消息(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