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钱啦!2023年辽宁新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将迎来重新核算并补发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辽宁养老金调整工作顺利完成,退休人员领取了补发的养老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23年8月,下半年的辽宁养老金重新核算工作即将展开,这意味着自2023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将会获得补发差额的养老金。那么辽宁养老金重新核算并补发了吗?看看你能增加多少钱?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了解详情吧。
2023年辽宁养老金重算补发最新进展:
辽宁省,今年十九连涨的养老金,已经在7月底之前补发到位了、在这个8月份,辽宁的各位退休人员将会按照上涨后的新标准、发放养老金,可喜可贺!不过有一些辽宁的粉丝留言,说自己不在调整范围内、或者调整后养老金仍然低于3500元、算比较低的。
不过不必焦虑,因为从8月份起,辽宁很多退休职工,养老金将重新核算、补发差额,工龄25年以上可以补发1600吗?看看其中有你吗?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2023年辽宁养老金调资的细则方案,与这个补发有关系吗?
上面这一套调整方案,诚然也属于重算补发,但是和我们今天讲的“替换基数、重算补发”是不同的人群——辽宁省今年1月份以来、新增的退休职工,核算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果有),临时使用的是2022年的旧计发基数、因为2023年辽宁计发基数暂未公布、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很多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少算了、就需要补发。
一,待遇重算补发将至
辽宁目前使用的计发基数非常特别、辽宁省去年的基数是6720元,相比2021年的6340元上涨了5.99%、涨幅属于中上等,全国排名第25位、相对靠后——但是其中大连8520元、沈阳7982元单列,又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这两地排名则又会靠前、所以特殊)。而2021年大连基数是8038、沈阳7530、全省其他地区仅有6340元。如下表。
按照这个趋势,辽宁省今年预计会涨到7123元左右,而经济最发达的大连预计将会涨到9030元左右、沈阳将涨到8461元左右,意味着今年以来的退休职工、将会替换基数、重新核发养老金。
大连和沈阳两地,今年基数继续保持单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因为这两地社平工资远高于其他地区,单列延续了多年,如果不单列、那么沈阳和大连的退休职工、明显就会因“基数”被拖后腿而吃亏。下面,重点来了。
二、辽宁今年工龄25年以上的、可以补发1600元养老金吗?看看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比如基础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过渡性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pide;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我们发现工龄超过25年的人、在辽宁省及时补发的金额“不尽相同”,主要会受到下面这5点因素的影响。
分别是工龄、指数、基数增加额、补发月数以及收入结构,这几个变量哪怕改变一个,补发的金额也就不同了,可见工龄只是其中一项参数而已。我们还是举两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假设辽宁大连退休职工廖大爷,工龄26年、平均缴费指数0.6、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今年2月退休、假设辽宁9月底补发落地,那么补发月数是7,按上面的设定、他补发金额就是:
(9030-8520)×(1+0.6)&pide;2×26×1%×7=106×7=742元,可见远远达不到补发1600元的水准,还不够1600元的一半——但是不能就此下结论说,工龄25年以上,补发不了1600。下面再看一个案例。
假设沈阳退休职工沈大爷,工龄30年、缴费指数2.5、假设他个人补发月数是9个月,那么计算就是:(7982-7530)×(1+2.5)&pide;2×30×1%×9=237×9=2133元,这就明显超过了1600元了!
当然,辽宁省其他地区计发基数,低于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但是计算方式是一样的,今年随着经济复苏、预计这三个数字、也都会保持6%左右的涨幅,拭目以待吧!
综上所述:
辽宁即将迎来养老金重算补发、因为计发新基数即将迎来公布,工龄25年以上可否补发1600元?其实是不一定的,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两位工龄超过25年的人,补发有可能低于、有可能高于1600元——要看你的个人条件、也要看后续本地计发基数的涨幅大小。
辽宁养老金重新核算,9月前后退休的人有什么不同?
2023年,养老金经历的变化有两个,一个是对2022年12月31前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我国从2005年起开始进行基本养老金调整的工作,到今年依然持续,实现19连涨,符合条件的人,从1月的养老金开始上涨并补发。
另一个是对今年1月起退休的人,他们不能参加今年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但是由于本人领取的养老金不一定是足额的,还要在发放后,再进行重算补发。
因为与养老金调整方案一样,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不是从1月1日就公布的,不同的是,各地不是像基本养老金调整在一个月内就公布完,一般在9月~12月。
不过,所有今年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和养老金申领手续的人,在养老金重新核算方面,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吗?实际是不同的,今年9月前后退休的人,在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上,有以下2个不同,看看你都知道吗?
第一,是否需要重新核算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要在今年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都能参加,其实不然。要看退休时间和本地计发基数公布、重新核算的时间确定。
这里就要说一下为什么进行养老金重新核算,因为职工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账户部分,核算时是根据本地当年的计发基数、本人在职期间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核算的,其中,计发基数不能在1月1日公布,但全年1~12月,每月都有退休人员,所以,1月退休,次月领取养老金的人,他们在计发基数新数据未公布前,仍然能收到养老金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关部门会先以2022年的计发基数核算一个临时月养老金标准,保证退休人员的待遇发放。
但临时性毕竟不是正式的,按照往年的规律,当年的计发基数都高于上一年度的水平,所以,重新核算后就要补发。
但这些前提都是在新数据未公布前才需要核算,9月至12月期间,本地已经公布了数据,之后才退休的人,从退休起,养老金就是按照新数据核算的,直接发放即可,不需要再经历重新核算,二次重复加发了。
第二,补发数额不同
重新核算后,计算的是每月的养老金差额,但与养老金调整不一样,养老金调整是对本地所有符合参加调整的退休人员,补发相同月数的养老金,但养老金重新核算时,由于退休人员每个人的退休时间不同,补发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比如在9月前退休的,最早2月领取养老金的人,补发的是2~8个月,共7个月的钱。
9月后,像在11月领取养老金,本地12月进行养老金重新核算的,补发的是11月一个月的养老金,二者补发水平相差的是6个月的养老金差额。
2023年辽宁养老金重新核算后补发多少?
各省养老金计发基数8月起陆续公布,多数地区会在8月-12月重新核算养老金,并进行差额补发,少数地区可能会延迟到次年第一季度才补发到位。
养老金有多少补发呢?首先一起来看以下看这个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pide;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养老金计发基数,新旧基数替换,则可以计算出差额。
举个例子,如果您是2023年2月在上海退休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费年限为30年,8月重算补发,补发2-7月共6个月差额,具体计算如下:
原基础养老金=11396×(1+1)&pide;2×30×1%=3419元
新基础养老金=12183×(1+1)&pide;2×30×1%=3655元
补发差额=(3655-3419)=236元/月×补发6个月=1416元
如果您是“退休中人”,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养老金”也会一并重算补发,全国通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大约在1.0-1.5之间,各地不同)×1%
其中过渡系数各地不尽相同,上海过渡系数是1.2%,10年视同缴费年限,能补发多少?
原过渡性养老金=11396×1×10×1.2×1%=1368元
新过渡性养老金=12183×1×10×1.2×1%=1462元
补发差额=(1462-1368)=94元/月×补发6个月=564元
综上,这个例子基础养老金补发差额1416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差额564元,一共能补发1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