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钱啦,2023年9月河南将迎来养老金重算补发(附河南退休重新核算公式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2023年9月起,河南养老金将进行二次核算,并对部分退休人员进行补发。退休人员需要了解的是,河南养老金重新核算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养老金都会有所增加。核算的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法规标准,对已发放的养老金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因此,有些人的养老金可能会有所增加,而另一些人的养老金可能会有所减少。那么河南养老金二次核算最新进展如何?河南养老金重算补发能增加多少钱?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
一、哪些人可以参与此次的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
广大网友最关心的就是哪些人可以参与此次的养老和核算,自己到底是否符合调整的条件。
满足此次河南养老金二次核算需要四个条件:
一是2023年1月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
二是参保类型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事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种);
三是正常领取养老保险,不存在违规、停发等情形;
四是计算养老金时候的计发基数使用的是2022年的计发基数。
二、河南退休重算二次核算最新消息,河南养老金重算补发能涨多少钱?
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养老金计发基数8月起陆续公布,多数地区会在8月-12月重新核算养老金,并进行差额补发,少数地区可能会延迟到次年第一季度才补发到位。
目前已经进入了各地公布养老金计发基数的“热门窗口期”,河南也随时会公布出来最新的养老金计发参数——而河南省2023年目前使用的计发基数是6355元,去年涨幅是7.58%。
按照这个增幅趋势,去年的6355元、今年将涨到6837元左右,大概率将突破6800元大关。如下。
有些网友可能觉得,河南计发基数为何排名比较靠后呢?可能是因为河南属于内地省份、省内各地区平均工资客观上存在一些差异,省内部分地区社平工资较低,所以一定程度上会拉低了计发基数的数值。
而且目前使用的6355元、并不说明全省所有人都会统一发放6355元养老金。计发基数只是核算养老金高低的其中一个数据而已。
补发金额与工龄和缴费年限是有关系的,因为基础养老金的补发金额计算公式=(当年最新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1%×应补发月数。
30年工龄能补发1800元吗?其实每个人的补发月数是有差别的,比如二次核算补差100元,1月退休的人,假如在9月补发到位的话,那么就是补发8个月,就是800元。
如果7月退休的,就只能补发2个月左右了。另外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河南今年基数的涨幅也会影响补差金额。我们下面不妨看看案例计算。
三,30年工龄养老金“二次核算”后、能补发1800元吗?
假设河南郑州郑阿姨,30年工龄,是今年3月退休的、4月领取第一笔养老金,刚退休之时,《退休待遇核定表》上写的是6355元计发基数(也就是去年的旧数据)、缴费指数0.6,那么假如河南省9月份启用新的计发基数、涨到了6837元。
那么郑阿姨,就会补发4月份起、每月少算的养老金差额,合计补5个月。(注意这里不是从1月份算起、是从领取第一笔养老金的那个月算起的)。
根据“基础养老金”补发总金额=应补发月数×(2023年新公布的计发基数-2022年旧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1%=5×482×(1+0.6)&pide;2×30×1%=578元,可见郑阿姨、30年工龄退休女性二次核算后、并不能补发1800元,还差得远。
但是,如果另一位郑大爷,补发月数为7个月、同样30年工龄、缴费指数是2.5、那么计算就是:7×482×(1+2.5)&pide;2×30×1%=7×253=1771元、这就非常接近1800元的补发水平了。
通过两个案例对比,郑阿姨主要是由于她缴费指数0.6太低了、补发月数也少、所以她二次补发不占什么优势,郑大爷如果补发8个月,那么能补发2024元、就超过1800元了。
在今年期间、退休越早的人,补发月数往往越多一些。不过大家要区别于今年河南省的“养老金集中调整补发”,如下。
河南2023调整细则
这两类养老金的重算和补发,是完全不同的,要注意分辨。下半年二次核算时,如果30年工龄的人、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央企国企退休的,很多人缴费指数达到1.5或以上,然后补发月数超过7个月以上、往往更容易补发1800元。
综上所述:
河南省养老金“二次核算”将至,河南2023年新的计发基数将公布,而30年工龄能否补发1800元,还是要看你的个人条件而定的。
并且河南后续的计发基数实际涨幅若更大,那么30年工龄补发1800元也容易很多。不过参考河南省去年几十位粉丝的分享实例来看,30年工龄的人、二次核算后往往补发的金额落在400-1900元左右的范围居多,多数的退休职工其实补发不了1800这么多的。
三、2023年河南退休金重新核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pide;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以下比例计发: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20%计发;2015年至2019年退休的,按50%计发;2020年及以后退休的,按90%计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供参考,不同地区和法规会有所不同,具体计算方法还需根据当地相关法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