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中人养老金怎么计算 2023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实例一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再谈中人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三种人的界定。“老人”特指2014年10月前退休的人;“中人”特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退休的人;“新人”特指2024年9月后退休的人。
二、中人退休退休金的发放方案。先按2014年10月的工资根据工龄的长短按比例计发基本退休费,比如某人37年工龄,计发比例90%,当时工资3000元,则基本退休费2700元,根据【2016】79文增加基本退休金460元,退休补贴2160元,如果是教师、护士、再加教护龄津贴10元,共计5330元,这就是按老方案计算的退休金。
新方案计发的退休金=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
而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地区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地区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pide;139个月。
新方案牵涉到三个缴费指数,如何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只能由人社部门计算提供,是这样定义的。
1、实际缴费指数。“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的简称,是参保人员本人每年实际缴费的工资基数与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反映了该同志实际缴费年限内的平均缴费水平,信息系统根据本人实际缴费信息、历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参数进行计算。
2、视同缴费指数。全省执行统一的视同缴费指数表,信息系统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岗位)、工资级别档次和当地2014年9月执行的事业单位退休补贴标准等信息进行计算。
3、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简称,反映了参保人员在整个缴费年限内的综合参保缴费情况,其计算公式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pide;累计缴费年限,信息系统根据本人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下面举例计算:某人1985年6月参加工作,2022年11月退休,教师专技五级,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83520.48元,个人职业年金账户120248.3元,视同缴费年限352个月(即2014年10月前工龄),实际缴费年限98个月(即2014年10月至2022年11月工龄)。累计缴费年限450个月,也就是全部工龄。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7132元,实际缴费指数1.7098,视同缴费指数1.5168,平均缴费指数1.5588。按新方案计算:
(1)基础养老金=7132×(1+1.5588)&pide;2×37.5×1%=3421.76元。
(2)过渡性养老金=7132×1.5168×29.33×1.3%=4125.19元。
(3)个人账户养老金=83520.48&pide;139=600.87元。
(4)职业年金=120248.3&pide;139=865.1元。
新方案计算该同志养老金为(1)+(2)+(3)+(4)=9012.92元。而老方案计算养老金为:6370.83元。
新方案比老方案多出9012.92—6370.83=2642.09元,按80%比例计发应发2642.09×80%=2113.67元。则该同志养老金为:6370.83+2113.67=8484.5元。由于该同志为独生子女父母,可领取独生子女津贴80元每月,合计8564.5元。七个传统节假日再加重阳节节日费由单位另发,年终一次性奖励按在职人员的80%发放。后两项不同省市有可能不同。
上一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