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历史人物奇谋士亚父范增

发布时间:2025-08-22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范增,公元前277年生,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气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掉,以绝后患。在举杯祝酒声中,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掉刘邦。

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欲同意,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手下谋士陈平施离间计,令项羽以为范增勾结汉军,从而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于是告老回乡,项羽同意了。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就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在《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尉缭当时这么说秦始皇不是纯客观的,带有恶意的夸张。因此郭沫若推断秦始皇有生理缺陷是不可靠的。

影片《荆轲刺秦》中由李雪健扮演的秦始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身形猥琐、身体孱弱的形象,但很多观众都不认可。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赞先生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属西北人,应是典型的西北大汉,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那么,秦始皇到底是英武潇洒还是身形猥琐呢?现在我们看到的秦始皇像是现代人根据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推演出来的,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画了从西汉到隋朝的十三位帝王的画像,有开国帝王,也有亡国之君,惟独没有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画像。

阎立本为什么没有画秦始皇像呢?自西汉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各朝代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秦始皇在历史上焚书坑儒,极端反对儒家思想,历代一直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这可能是阎立本没画秦始皇的原因。

《历代帝王图》中凡开国之君都被画得方脸、高鼻、垂耳,威武刚毅,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生来一副帝王相,后人也难以跑出这个模式。很有可能根据晋武帝司马炎的画像推演出秦始皇挺腰站立,嘴角紧闭,双目有神的样子。

历代开国帝王都画成这带有迷信色彩。画像只是一件艺术的真实,而并不是还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特别是帝王像,包含了画像者的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概括力,还反映出一个时代对这个帝王的褒贬评价。

范增简介

上一篇:第六宇宙速度是多少,可直接飞离地球/最少16.7km/s

下一篇:营销管理之4C营销理论是什么?

其他文章

  • 液氯是纯净物吗
  •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 后面是鱼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win10专业版激活码(永久激活win10专业版)
  • 樱花校园模拟器鬼屋在哪(鬼屋位置方位地点分享)
  • 高中地理地方时怎么计算和区时有什么区别
  • 我国著名书法大师
  • 麻缠什么意思
  • 插值法是什么
  • 六安婚纱摄影排行榜前十名(六安婚纱摄影店哪家好)
  • 牌照灯怎么更换
  • 余杭中学和余杭高级中学的区别
  • 海南医学院专科要多少分
  • 会计三大报表是哪三个
  • 十字军东征是什么时候
  • 河北蔚县读音
  • 富可敌国的意思是什么
  • 2021年湖南文理学院招生计划
  • 中国四大卧佛
  • 有哪些表示坚持不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