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塞下曲 李白赏析 塞下曲诗歌赏析

发布时间:2025-10-2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3、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西塞山下作

上一篇:辛夷花是什么花

下一篇:包拯头上的月牙是什么

其他文章

  • 法库县是哪个地方
  • lol无法观战解决办法有哪些(lol无法观战解决办法)
  • 三亚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的设施服务
  • 新年的愿望清单有哪些
  • pdd在斗鱼直播间叫什么名字
  • 外汇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 运城名山
  • 稠字可以组什么词
  •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好看
  • 诗经郑风风雨古诗讲解
  • 上海情侣约会50个去处
  • 蓄势待发的近义词
  • dnf幸运7和新无影哪个好
  • 聊城五金批发市场
  • 懒惰的人怎么改变自己
  • 词语婉蜓的意思 婉蜓的意思
  • 东京迪士尼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东京迪士尼快车票介绍
  • 2021年微笑日祝福语88句
  • lol荣誉系统勋章带获得方式
  • 优秀团干部的个人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