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至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5-09-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明德至善,知行合一”是两个词,意思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明德至善”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如果没有致良知,就不会实际的善行;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