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韩愈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5-09-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韩愈的教育思想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理在哪,真正的老师就在哪),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

师与生的关系,是以“道”和“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在一定条件下,老师比学生懂得道理要早一些、多一些,在某些方面是有专长的,做学生的应向老师学习,同时学生在老师启发教导下,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会有独到之处,或有专长。因此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的治学经验

上一篇:洛阳高中分数线

下一篇:惠子相梁原文是什么 惠子相梁原文内容

其他文章

  • 东莞中德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 南京爱情故事——我们的那些年(关于南京爱情故事——我们的那些年简介)
  • 一劳永逸的意思一劳永逸的意思
  • 咸阳一日游必去景点
  • 周南雨花中学怎么样
  • 赛文奥特曼是谁
  • 已流拍是什么意思啊
  • 七星鲁王墓发掘时间
  • 科技馆观后感500字作文
  • 福建农信社招聘条件有哪些
  • 什么什么滋味的作文600字作文
  • 长帝电脑版烤箱使用方法和说明
  • 大愚若智的解释
  • 山河故人下一句是什么
  • 山西省图书馆开放时间
  • 长白山属于哪个省份哪个市
  • 周小鹏的人物经历
  • 方枘圆凿成语解释方枘圆凿怎么理解
  • 究竟是锐不可当还是锐不可挡
  • public是单数还是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