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在古汉语中都有哪些意思
发布时间:2025-09-05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盖(gài,gě)
gài
1.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又特指车盖。
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例句:
1)李巡曰:“编菅茅以覆屋曰苫。——《尔雅》。
2)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2.苫盖(茅草覆盖物)
例句:
1)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宋·苏轼《教战守》
3.盖弓(车盖弓。古代车上支撑车盖的弓形木架)
例句:
1)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后汉书·张衡传》
4.遮蔽;掩盖。
例句:
1)盖,加也,加物上也。——《释名·释言语》
5.建造。如:盖新房;盖造(建造)
6.因为,由于。
例句: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7.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例句: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gě
8.地名。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9.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伞: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