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留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04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我希望能以个人的见闻与经历帮助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少走点弯路,毕竟对于博士生而言,学习研究是主要任务,其它方面需要耗费的精力,能省则省,这也是我写此帖的初衷。离出行还有一段时间的朋友,在等待(签证之类)的过程中若能多做些准备,是大有裨益的。
1、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
国内也有做得很好的专门的留德论坛,比如ABCDV,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现成的解答。我建议在心里没谱的时候,先把各种版面的一些总结帖大体浏览一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访问萍聚、开元这些原生的德国生活论坛,看看大家在德国的生活状态,以资参考。另外有一些留学德国的QQ群,虽然一般都不活跃,不过还是有可能通过它们得到一些直接的帮助,不妨加入一些。如果有去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学校的,尽量取得联系,互通有无。我自己在这方面曾经得到过巨大的帮助。
2、如何寻求帮助?
来德之前跟教授及秘书多联系,通常他们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就我个人而言,当时教授作了极其细致的安排,来德之后,几乎没有需要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在大学的话AStA(相当于国内学生会的组织)也会提供很多信息和服务,都是年轻人,英语交流没问题。有些大学可能会有研究生服务中心之类的组织,可以留意一下。比如我所在的大学,有个专门帮助外国博士生的机构,偶尔组织一下聚会、考察旅行,还专门给博士生提供一些实用的课程,对我帮助很多。跟身边的中国人保持联系也很重要。总之有困难就大胆提出来,只要不是太棘手,一般人也都乐于提供帮助。
3、学生还是访问学者?是否APS?
尽可能申请学生身份,虽然极有可能被要求过APS,但我认为还是值得的。学生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待遇,比如在大学注册之后可以用学生证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共交通工具,要知道,德国的公共交通是很不便宜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后面还会提到。关于APS,多说几句吧。一般出去读博,是不会硬性要求过APS的,尤其是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去。这个跟签证也没有直接联系(参考使领馆的签证所需材料清单)。但是我所在的大学要求申请正式入学通知书的中国学生必须有APS,以便他们审核申请材料。所以想要申请学生身份的尤其需要注意一下大学的官方信息,不清楚的话可以联系教授、秘书。申请APS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并不一定要公证,比如学校的一些材料,完全可以用带密封函的学校官方翻译件代替,这样可以省不少钱。博士生的手续费1000元,相比一般的申请人已经低了很多,也不要求面谈。
4、是否要学德语?怎么学?
读博的话特别是理工科,只要导师没有特别要求,德语不是什么硬性要求。在大部分场合,尤其是在学校,英语足够解决问题(强化一下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即便不成也可以找导师、同事帮忙,大部分德国人还是很友好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我建议自学或者报个语言班,学到A1水平。(以超市为例,付钱的时候金额你可以读显示屏上的数字,但是买东西的时候要知道买的是什么,常见的单词还是要认一下吧?有时候人家的价格牌可能放的位置不对,不对照着看看可能要花冤枉钱。另外简单地跟收银员用德语打个招呼,也显得礼貌些。)自学的话,德语的发音规则好好学一下,《德语发音与纠音》这本书就挺好,网上也很容易下载得到,且附带录音。A1的教材,国内也有不少,比如《走遍德国》就很不错。通常大学都有对外国学生提供免费的语言课程(一般是A2及以上水平,因为大多数签证要求申请人至少有A1证书),有时间不妨去听听。另外(电子)词典、语法书之类的,最好在国内买好带来,德国书贵。当然图书馆能借到一些书,不过用起来恐怕没有中文书顺手。
5、攻读年限常有人说德国拿博士学位难,需要时间长,三五年不算什么,七八年也不奇怪。这个大差不差,不过也要分情况讨论。比如我们组里有两个博士,拿的是学校的工资,平常是需要带习题课的,所以很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时间自然要久一些了。对于德国教授而言,公派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出钱,一般提供办公室什么的就可以了,所以你待得久些,对他们基本没坏处。至于能不能在资助期限内拿到学位,我也跟教授讨论过,他觉得时间是很充裕的。另一个学文科的同学,也觉得够了。不同学科或许有些不一样,不过就算到时候觉得时间不够了,也可以尝试申请其他的资助。我们组里6个人,有4种不同的经费来源。学校甚至给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提供几百欧的补助,以免他们在写论文阶段还需要打工,影响进度。如果一个人在德国生活,自己估计也能留出一笔钱来,完成学业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6、买什么保险?签证的时候是需要旅行保险的,大家自行解决(ABCDV有人提供相应服务,可自行查看)。到德国之后在外管局换居留许可是需要提供保险证明的,所以到了之后尽快办妥。如果是学生的话,可以去AOK(或者TK)看看,这是家公立保险,价格比较低,一般不为新入学的博士生提供保险服务,但是可以不告诉他们自己是博士生,说是普通学生就好了。所需的学生身份的证明材料上通常是不会标明博士身份的。还有一项保险是大多数人忽略的——第三方责任险(Haftpflichtversicherung)。这个保险我的教授强烈推荐我购买,价格不贵,一年也就50多欧。如果无意中对他人财物造成损害,保险公司将负责理赔。我一个同事摔坏了他女朋友的移动硬盘,也从保险公司拿到赔偿。顺便说一下德国的保险对于个人和家庭的价格差别不大,甚至是不变的(医疗保险就是如此),所以如果配偶过来陪读的话,这方面是几乎没有额外支出的。
7、行李这个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看看别人的经验吧。轻便牢固的箱包是必要的,一些在德国买不到和比较贵的东西还是随身带来吧(中文参考书、电子设备等等)。早点开始列行李清单,慢慢增删修改,逐项置办,这样出行前不至于手忙脚乱。重要的证件文件务必妥善保管。当然以后有需要也可以从国内发包裹过
来,网上有些寄包裹的代理,通过他们邮费可以打折。不过还要考虑海关、费用和时间的问题,最好一开始能把基本生活用品都准备妥当。如果有带国内的电器,务必随身带电源转换器,我用的“公牛”的,可以把德标转成通用接口(有一种还额外带一个两脚的插座),感觉质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