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都匀的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2025-09-03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都匀简称“匀”。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地区出海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都匀市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0万(2013),有布依、苗、水、瑶等33个少数民族,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08%。市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办事处、4个镇、1个乡(其中有1个水族自治乡)。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2013),市区人口32万(含流动人口)。

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众多河流汇入沅江源头剑江河穿城而过。碧玉般的剑江水,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冬暖夏凉,是一个休闲居住的秀丽城市,是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

2012年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殊荣。

都匀

历史悠久殷商时为鬼方东南部地,春秋时为牂牁古国东北部地。战国、秦、汉时期,北部境属且兰,南境属毋敛。三国时属蜀汉牂牁郡地,隋时属宾化县地。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设置应州(羁縻州),都匀属之。

都匀原名都云,因城东1公里处有"都云洞"而得名."都云洞"又名"九龙洞"、"仙人洞",属天然石灰岩洞。据《五代史·楚世家》记载:"后晋高祖云福五年(940年)都云酋长尹怀昌率其昆明十二部……附于马希范",这是都云的名称最早见诸史籍。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平羌将军何福残酷镇压都云苗族人民起义后上奏朝廷,认为“云之为物,变化莫测”,应改为“匀”,取“均匀”之意。皇帝批准都云从此改为都匀。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都云设置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都云分别设置长官司、安抚司以及都匀卫;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改设 都匀市地图

都匀府;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改都匀卫为都匀县,隶属都匀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都匀府为都匀县;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都匀直属贵州省长公署。

1956年建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成为黔南州首府。1958年,都匀建市。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都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都匀”一词在布依语里面是“彩云之城”的意思。

都匀市地图

上一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哪首歌

下一篇:误会话题作文

其他文章

  • 汶川大地震作文600字(汶川大地震作文)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 赵云炎影和曹操幽灵船长哪个好
  • 灵异故事 阴间的回信
  • 榆林学院宿舍条件,宿舍环境图片(10篇)
  • 植物大战僵尸电脑版怎么下载
  • 为什么会有男生无缘无故发表情包
  • 三月街是干嘛的
  • 截至今日从成都东客站到兴文的票价是多少
  • 大圣娶亲那段纯音乐 大圣娶亲那段纯音乐视频
  • 王者荣耀有几个段位
  • 主板集成的千兆网卡
  • 临沂糁汤的做法和配料
  • 中兴光猫自带wifi怎么开启
  • 2023年徐州供用电技术专业中专学校哪所好
  • 龙吸水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 山鸡的叫声怎么描写
  • 奈何boss又如何电视剧
  • 教室字笔顺
  • 深圳晚上哪里好玩的景点看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