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简介
发布时间:2025-08-2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大多已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在西汉时《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全面地反映了从殷末周初到春秋中期这个漫长时代的社会现实,真实地描绘了上自天子诸侯、下至庶民奴隶的生活状况,生动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喜怒哀乐的感情,特别是它那“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诗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又称作《诗》或《诗三百》。自春秋末期孔子以《诗三百》教授门徒后,《诗三百》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视其为经典,尊为《诗经》,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诗经》既是封建知识分子科举、仕宦的必读经书,也是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程千帆师在《詹詹录》中说:“汉以前的群经子史,是中国古代一切学术的源头。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如果对这样一些经典毫无了解,对在这样一些经典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及其作品,也就很难读透。”《诗经》是先秦、两汉典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也最为深远,近现代学者莫不视其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研究著述不厌其多。
总体而言《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郑州地铁5号线的站点设置
下一篇:王静个人资料简历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