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功能对等理论和功能理论一样吗

发布时间:2025-08-2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两者不一样。

一,功能理论论是传播过程中关于态度改变的一种理论。从功能主义出发,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与态度的关系。功能论者试图把已经提出多年的关于人类的两种不同模式——非理性模式与理性模式、一致论和劝服论结合起来。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学者丹尼尔·卡茨(Daniel Katz)等人(1960年)。后来英国学者布朗(J. R. Brown)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着重从传播媒介的功能上研究传播过程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认为大众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都参加的过程,他们彼此互相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传播者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但受传者也不是任传播者施加影响的消极客体,而是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内容的积极个体。

二,功能对等理论是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

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

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所以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

其他文章

  • 二年级数学小知识儿歌
  • 苏州姑苏区有几个街道
  • 火影忍者牙是哪一族的
  • 朱买臣砍柴归来(朱买臣)
  • 座机号查询(座机)
  • 哪个牌子的红酒杯最好
  • 知情人什么意思
  • 丧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 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原名叫什么(走进新时代的歌词)
  • 什么是双曲线
  • 斯琴高娃电视剧(71岁斯琴高娃再演皇太后)
  • 应该怎么养红雀珊瑚
  • 精辟的渡劫幽默的句子(49句)
  • 跳水名将刘璇的个人简历
  • 山青水秀的近义词是什么
  • 三点水一个因字念什么
  • 零库存
  • 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画法
  • 芦潮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天宫空间站由哪三个舱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