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

发布时间:2025-08-2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赏析:诗人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清丽俊爽,以此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注释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

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教:使,令。

《寄扬州韩绰判官》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或开成元年(836)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大和九年(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居扬州,与韩绰是同僚。

《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介绍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二十四桥明月夜

上一篇:人事上岗证报考条件

下一篇:新疆教育学院有哪些专业

其他文章

  • 钢厂烧结是什么
  • 中专技校学历证书可以在网上查询吗
  • 读好书好读书的名言83句
  • 真心忏悔的句子
  • 19年生人属什么
  • 海王的别称
  • 深圳1号线有哪些站点(深圳地铁一号线经过的全部站点都有哪些?)
  •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 都要好好的剧情
  • 风扇用英语怎么说
  •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 发动机总成包括哪些部分
  • 有关一件令我感动人的事作文500字精选5篇
  • 为什么叫小s大s
  • 积极励志的流行歌曲
  •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积累
  • 乙烷沸点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时间
  • 织布机有哪几种,大致分布在哪里
  • 思南有哪些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