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反恐演训(2014中俄反恐处突演练)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夏季乌兹别克斯坦福里什山区训练场,烈日灼如火,气温近40。 六枚信号弹腾空而起,幽谷枪声大作,硝烟弥漫。 中乌参演官兵混合编成,乘坐直升机、反恐突击车多重出击,采取空地协同、集火打击等战术手段,消灭“恐怖分子”。
“这是中国武警部队首次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近卫军举行联合反恐演习。 》中乌“合作—2019”联合反恐演习中方领队、武警部队参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5月初,武警雪豹突击队和乌国家近卫军特种部队数百名官兵在联合反恐背景下,在福里什山区训练场组织了为期10多天的联合演习,高、难、险课目被查,中乌参演官兵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等能力大幅提高。
战斗方法,练兵方法
武警雪豹突击队的分队长吴杉和中乌参演员三人身体紧紧地蜷起来,躺在半山腰的临时掩体里。 突击队员们在集中火力打击后,必须迅速冲进谷底搜寻残存的恐怖分子。 “空中武装直升机火力掩护下,山顶上火箭弹、榴弹、轻重机枪等交替开火,**从我们头顶呼啸而过。 这是真正的战斗。 ”吴杉说。
事实上,和吴杉一样,中方所有参演官兵一进入福里什山地训练场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实战气息。 中方指挥组成员、特勤学院射击教员于升卫在参观实弹射击基础课训练时表示:“所有靶标均采用山地迷彩击倒靶标,隐藏在岩石、树林之间,布局位置规则、角度不清晰,对准射手非常困难“战即是战,兵即是战”。 据中方领导人、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领导人介绍,在整个联合反恐演习中,具有战术背景,贯彻实战化标准。
使命担当凸显血性胆略
在近200米的陡峭岩石上,临时搭建的掩体边上,武警雪豹突击队员杨帆调整呼吸,保持身体稳定,通过瞄准具将目标死亡锁定,慢慢预压扳机。 随着巨大的声响,火箭弹在上升的尘埃中画出了完美的弧线,直接击中了目标。 “杨帆! 杨帆! ”乌方教官用不太好的中文大声喊杨帆的名字,兴奋地跑过去抱住了他。 对于这句话很少、性格憨厚的中国年轻人,他的话充满了赞赏。
第一次战场实弹射击6发6发,这份沉重的荣耀来自射手平时的艰苦努力。 打开杨帆随身的“训练秘籍”,小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火箭弹的性能参数和操作规程; 模拟训练中,他缠着教官问要领,抠细节,按步骤练习。 经过六天的反复训练,他的膝盖出了青瘀,手上破了一个洞。
为了实现中乌混编分队速度、动作的协同一致,乌方队员巴布赫多次与中方队员一起练习崖壁速滑突击。 由于单线结得快,滑动节奏难以把握,一次训练中巴布夫的手被硬皮撕裂,流血将手套染成红色。 大家都劝他到医务处治疗,但他坚决拒绝放弃训练,掏出急救包简单地缠上绷带,二话不说就投入训练。
合作号码准实战脉
围绕反恐作战统一指挥与合作、高层建筑反劫持方法、山区搜索恐怖分子讨伐战法、反恐作战综合保障等10多个主题,20多位中乌双方指挥员走上中乌“合作—2019”联合指挥小组交流研讨会讲台,各自践行
“此次中乌联合演习突出联合反恐主题,坚持统一组织、混合组织、培训结合、综合演习。 ”武警雪豹突击队参谋长徐波介绍,演习设置的四个课题在统一战术背景下,同时单独成立指挥小组交流研讨,在实兵演习阶段双方组成联合指挥机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检验和提高中乌双方联合反恐作战能力。
上一篇:-国-字开头的股票有哪几个--
下一篇:新农合养老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