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如何看待保险公司“效益”与“规模”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经过多年的苦战,保险公司的市场经营愈来愈趋于理性化。各家公司不顾一切地抢占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一味强调“规模”的时代已接近尾声。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中国特有的保险市场和现阶段发展特性决定了“规模”是各家公司的硬指标,是各个营业单位“一把手”脑中的“惟一”。 

 “规模”在一定条件下的确给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但经过十多年的洗礼,各营业单位只求“规模”而忽略“收益”的体制愈来愈显现出危机。保险公司在肩负社会经济补偿功能、稳定社会金融秩序的同时,自我发展、自我强大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后者前者就无法达到。 

 在观念重视之后,那么就是行为的统一了。将“效益”与“规模”这似乎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本来矛盾本身就内含了深层的和谐与统一。通过“效益”的经营达到“规模”,再从“规模”达到“规模效益”。有了重视“规模效益”的思路,在管理制度上就要落实在人员的培训配制上,就要从长计议。在政策把握上以“实效合规”为出发点。在现阶段保费资金运作收益不大的前提下,努力开展保险保费的展业与开发,通过低概率风险保费提高保险公司的“效益”从而促进“规模”的发展。这里边有两层含义,即:一是通过我们的意外险等低概率性赔付险种,使“效益”得以提高,逐年积累达到“规模”;二是从保障型险种入手,通过服务得到社会认可,从而带动和开发新的需求而达到“规模”。 

 那么对于一个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营业单位来说,要想提高“效益”,首先要从提高单一创利的能力入手,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前提下努力挖掘潜力,适度发展带有成本投入的项目,在不大的投入下创造出较高的收益。 

 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效益”与“规模”两者的统一,是需要勇气与时间的。好在我们保险高管人员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都已将“效益”放在第一位,并希望通过抓“效益”最终达到“规模效益”。

上一篇:保监会发布新规:将对保险公司实施穿透式监管

下一篇:622848开头是什么银行?

其他文章

  • 蒯祥的读音
  •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正确读音
  • 锦瑟年华谁与度出自李锦瑟哪两句
  • 轮胎动平衡是怎么做的
  • 应征士官的视力要求是多少
  • 服兵役的去向怎么分配的
  • 历史上余姓名人
  • 美人歇后语22句
  • 新中源天伟瓷砖怎么样
  • 济南野生动物园用不用提前预约
  • 杭州地铁4号线的站点介绍
  • gtx960和1050ti哪个好(gtx960和1050ti哪个好)
  • 假期结束的唯美说说 假期结束发朋友圈语录(精选23句)
  • 文言文《刘薛斩子》翻译
  • 祝寿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物理参照物的定义 关于参照物的定义介绍
  • 安卓为什么采用开源系统
  • 毕业结束语
  • 我的压岁钱我做主手抄报
  • 什么眉笔好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