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节为什么是清明节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系列《中华节令风俗文化》解释说,清明节也叫“聪明日”,因为“清明”和“聪明”是谐音。
2、清明节的别称:寒食节、徒步节、鬼节、鬼节、死人节、智慧节。“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延伸阅读
清明是节日还是节气
1.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
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节气,是日历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左右(公历4月4-6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5度。又称“三月节”或“徒步节”。
3.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是农历的哪一天
1.2020年清明日期:2020年4月4日星期六(鼠年3月12日)。
2.清明节,又叫徒步节、步行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落在春末之交。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先民的信仰和春祭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两种内涵,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太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3.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主要春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乃至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由来
1.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途中又累又饿。他和大臣介子推一起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当重耳得知自己心存感激时,他非常感激。晋文公即位时忘记了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想名利双收住在绵山。为了纪念这一天,把它记为清明。
2.清明节,又叫徒步节、步行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落在春末之交。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先民的信仰和春祭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两种内涵,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太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扫墓和踏青是清明节礼仪习俗的两大主题。礼仪和习俗这两个传统主题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