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东莞城乡医保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东莞市2009年“两会”近日落下帷幕,发展普惠型、共享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确定为该市今年落实“重民生”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就在刚过去的2008年,东莞的社会保障事业在追求公平和普惠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完成职工医保和农(居)民医保两保并轨后,东莞率先在全国建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这一破除身份壁垒和体制制约的尝试,已惠及包括新莞人在内的513万参保人,较上一年增长54.3%。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认为:“东莞用一个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的做法,在全国开了医保制度改革的先河。”

  外来人比本地人多,外企私企比国企多,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化。东莞该建立怎样的基本医疗保障,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户籍和不同企业属性个体的保障需求?

  医疗保障人人享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从一开始,东莞医保的制度设计就把“低水平、保基本、广覆盖”定为原则,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实现保障从无到有。

  2000年,一种独特的职工基本医保模式在东莞开始试水,该模式采用了综合医疗保险与住院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同一群体不同层次人群的参保需求,这是东莞医保在打破户籍限制上迈出的靠前步,奠定了东莞医保体制改革的基础。当年,参保人数骤增,外来工参保达到了50万人。

  新的职工医保模式推出后,面向农(居)民的医保改革也开始启动。2004年,试行不到一年的新农合全面转轨为农(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实现无差异化,东莞医保制度由职工向农(居)民群体覆盖。2007年,农(居)民医保A、B档实现并轨,城乡居民的医保制度实现了统一。并轨后农(居)民医保的参保待遇几乎达到了与职工基本医保的同等水平,这也为两者合二为一铺平了道路。2008年7月,东莞的职医保和农(居)民医保实现并轨,医保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正式建成。

  从2000年启动改革到去年10月启动门诊保障,基本医保个人缴费率一直维持不变,而参保人待遇连续提高了8次,参保人数量翻了近7番。

  解决了“有”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做好提升工作。2009年靠前天,东莞就全面提高了医保参保人保障待遇,基本医保最高报销额达到了10万元。考虑到参保人出现危重病的比例有增长的趋势,东莞今年还将探索发展包括“商业医保”和“社会医疗救助”在内的补充医疗保险,以解决个体参保需求的差异性问题。

东莞城乡一体化

上一篇:windows木马清道夫

下一篇: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有哪些:简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及其任期

其他文章

  • 婚纱摄影哪里好
  • 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 b站缓存的视频怎样导出到相册
  • 大学思修课的心得体会,约一千五百字
  • 从广州大学城北到市桥汽车站怎么坐地铁
  •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红v和多尼克f1哪个好
  • 中南财经大学是211还是985
  • 徐州830公交停运了吗
  • 吴京代言飞鹤哪个系列
  • 适合孩子看的历史书籍
  • 到一个新地方请客叫拜什么
  • 牛一天能长几斤肉刚下小牛有多少斤
  • 芝华士是什么酒
  • 有哪些适合大学生的聚会小游戏
  • 安全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 怎么重装系统xp系统(怎样重装xp系统)
  • 爱国的词语54句
  •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什么学校
  • 尊老爱幼高三学生作文大全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