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允许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
1、纳税人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可抵扣项目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余额。
2、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总收入,扣除非应纳税所得额、免税所得、各种扣除额和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延伸阅读
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有钱退
1.首先,我们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打开后,点击右下角的个人中心,点击登录/注册,在这里你需要输入你的账号密码。
2.单击以在没有帐户的情况下注册,选择面部识别注册,单击同意并继续,然后输入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并将滑块向右滑动以验证它是否通过。
3.然后点击人脸识别。通过身份验证后,登录成功。登录成功后,点击底部的税务,然后点击综合年度结算。
4.开通后,系统会根据每日申报数据自动计算退税金额,并按要求在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填写。
5.如果您不同意系统自动计算的退款金额,不想做简单的申报,我们可以点击右上角切换到标准申报,点击填写申报数据,开始申报,点击阅读了解,然后点击下一步。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现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
1.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上调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的税率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不限制或者禁止的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100人,总资产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80人,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元。
二、本通知第一条所称职工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工人数。
所指职工人数和总资产指标按企业全年季度平均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季末)2
年度季度平均值=年度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中开业或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实际经营期为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1.结转进项税:
借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付增值税转出)
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结转销项税:
借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付增值税转出)
3.结转应缴纳的增值税(即进口和销售之间的差额):
借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付增值税转出)
贷方:应付税-未付增值税
4.实际付款时:
借款:应付税款-未付增值税
贷款:银行存款
上一篇:金边白菜是哪里的菜
下一篇:代偿是什么意思 代偿如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