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有板有眼的板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有板有眼”的“板”是指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有板有眼”释义:

有板有眼,意思是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成语出自《曲律》“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译文:凡是盖曲,句子有长短,字有多少,调有紧慢,一概以板眼为节制,所以叫做板眼。)

“板眼”释义:

1、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

2、比喻条理和层次。如“他说话做事都很有板眼”。

3、比喻办法、主意等。如“在我们班里,数他板眼多”。

“有板有眼”近义词: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有条不紊、有声有色、一板一眼、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反义词:

颠三倒四、驴唇马嘴、不三不四、马虎从事、乱七八糟、杂乱无章

中国音乐之板眼:

板眼,为中国音乐构成中所特有,是中国音乐节奏、节拍、快慢、速度的枢纽。唐宋始,以“拍板”节制音乐的进行“节奏”。

按文句断分音乐而为乐句“板拍句乐”,“板拍句乐”即在唱者唱完一文句,在其后出现的一个“空”(即称“眼”)处下“板拍”“停声拍”“板”“拍”在“眼”位“板”、“拍”、“眼”三者同位。

按文之句断分音乐为乐之句--称“官拍”“鼓拍”、“手拍”则每与唱者出口的句字同步,在唐宋时是辅助性的“拍”“停声待拍”的“板拍”演化为后世的“散板”“鼓拍”、“手拍”,演化为后世的“上板”。

后世的“上板”是节律性的、可与句字同下的“板拍”,在明清时,成为中国音乐节奏的主要形态。

有板有眼的板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孺子牛比喻什么样的人

下一篇:独山玉价格贵不贵 独山玉值钱吗,独山玉鉴别基础入门

其他文章

  • 钢琴培训班学费是多少
  • 电脑主机哪个牌子好
  •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读后感范文600字
  • 谐音成语
  • 空字开头的成语 空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延安实验初级中学怎么样
  • 豫剧小二姐做梦是啥调
  • 网易云音乐上有哪些让你感动的评论
  • 四季如春的城市(四季如春的城市有哪些)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怎么样
  • 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是什么意思
  • 蚂蚁花呗支持在美团预定ktv吗
  • 1969年6月30日中国女歌手潘美辰诞生
  • 在上课用英语怎么说
  • 岳飞有多少后代岳飞被害后,他的后代去了哪里
  • 驼鹿是典型的什么动物
  • 2023江苏考研分数线
  • 打扫英语怎么说打扫英语的说法
  • 初三重点化学方程式
  • 广州适合情侣去的地方(广州适合约会的5大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