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惮的拼音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惧惮,汉语词汇,拼音jù dàn,意思是害怕;畏难;畏惧。惮:害怕。
2、【例句】:叶少阳看着面前一堆人正肆无惧惮的嬉笑着,“今天几号了?”。
3、出处:《元典章·刑部十八·人口不得寄养》:自腹里至江南,或至闽广,动经数千百里之远,官司往复行移数年,於内纵有勘当得实者,其亲属惧惮地远,不能前来识认。”
扩展阅读
气冲斗牛拼音
1、【拼音】:qì chōng dǒu niú
2、【释义】: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3、【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5261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媚的拼音是
1、媚拼音:[mèi]。
2、组词:
(1)妩媚 [wǔ mèi] 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妩媚多姿。
(2(柔媚 [róu mèi] 柔和可爱:柔媚的晚霞。舞姿轻盈。
(3)谄媚 [chǎn mèi]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谄媚上司。羞于谄媚。
(4)献媚 [xiàn mèi] 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某种姿态或举动:献媚取宠。
(5)狐媚 [hú mèi] 谄媚;用恭维、奉承的手段迷惑人。
熏的拼音
1、熏(读作xūn、xù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指火烟冒出;后由本义引申为火烟熏炙;后引申指灼烧。
2、“熏”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西周时期的文字下部是“火”,上部的形状像是窗子的形状。会火从窗上出之意。战国文字的文字与西周时期文字相比,其下部像是变成了“黑”字。会熏黑之意。《说文》小篆文字承袭战国时期文字。汉代文字则将小篆文字上部的“屮”两边变成了一横,作字形4。而现代文字又将上方加了一撇,变成了“熏”。“熏”从“屮”和“黑”。《说文》中说“熏,是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黑也”。熏的本义是指火烟冒出。后引申指用火烟熏炙。熏炙会引发火焰,所以后也引申烧灼之义。后也引申指气味浸润、侵袭。
下一篇:新海南旅游度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