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股票分时成交明细包括哪些--分时成交明细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股票分时成交明细

因为上市公司经常分红送股,导致有些股民手里的股票不是整百数。
比如原来持有100股,送股后,就有了130股。
那么委托卖出的时候,就可以130股卖出。
虽然买入方是委托的整百数买入,但是碰到这种零头卖出的时候,恰好成交了30股,因此就出现了零手买入,就是小于100股的买入。
也有可能是最后产生的收盘价,和最后一笔成交价格不一样,所以显示0手。



二、分时成交明细怎么看

在刚才的这个时间这个价格成交了40手,是主卖成交(买单挂出没有成交,卖单主动卖出是哪买单成交),成交了6笔记录(最少有7个投资者参与了交易)



三、对于“分时成交明细”的求教

外盘即买盘 内盘即卖盘内盘即卖盘要卖掉,有人买就以这个成交价设为买入价外盘即买盘要买进,有人卖就以这个成交价设为卖出价总手就是成交量 1个交易日的买卖总量即等于外盘+内盘=成交量(总手)量比在查看分时走势图时候,可根据右键菜单选择更换指标/量比,查看该股票的量比分时走势图。
当然,您也可以通过菜单栏,选择个股即时分析/量比,并选择商品,查看其量比分时走势图。
怎么看量比若是突然出现放量,量比指标图会有一个向上突破,越陡说明放量越大(刚开市时可忽略不计)。
若出现缩量,量比指标会向下走。
量比数值大于1,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大于过去5个交易日的平均数值,成交放大;
量比数值小于1,表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成交萎缩。
量比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 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感受中国股市最具震撼力的攻击型波段……)其公式为: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要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数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
而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甲下单5元买100股,乙下单5.01元卖300股,当然不会成交。
5元就是买入价,5.01 就是卖出价。
这时,有丙下单 5.01元买200股,于是乙的股票中就有200股卖给丙了(还有100股没有卖出去),这时候,成交价是 5.01元,现手就是2手即200股,显示2,显示的颜色是红的。
还是上面的情况,如果丁下单 5元卖200股,于是甲和丁就成交了,这时候成交价是 5元,由于甲只买100股,所以成交了100股,现手是1,颜色是绿的。
因此,主动去适应卖方的价格而成交的,就是红色,叫外盘。
主动迎合买方的价格而成交的,就是绿色,叫内盘。
涨幅,就是涨的幅度,是现价和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差价。
现量就是现手哦!



四、分时成交明细

显示的大单买卖没有做假,但形成这张大单的过程往往有假.在股市行情中的分时成交明细里,一般是每6秒发送一条数据,在这条数据中,是将在6秒间发生的买卖成交进行打包,你看到的大单成交,有可能是一笔,也有可能是多笔;
即使是真正的一笔大单成交,也有可能是庄家对倒.因此,仅从一次大单成交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是否有连续性,以及大单成交之后股价的变动方向,才能判断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股票分时成交明细问题?

这个数据是计算机根据每5秒钟统计一次的数据,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买卖交易,假如成交量比较大的话,计算机就只能根据该5秒钟内所统计的数据中最后一单的方向来标识买卖方向。
例如:13:55分 6.72 2938 S 是由N笔成交组成的,而这5秒钟内,前面2937手都是主动买入的,而最后一手是主动卖出的,那么这2938 都是用主动卖出来标识了,所以这个是参考。
上海的股票,目前不能,深圳的有些软件可以看到,后面有灰色的字表示该时点成交数量和由多少笔组成的。



上一篇:国考延期下的259万考生有多难 弃考人数会增加吗

下一篇:世界聚焦:【金融知识】头寸是什么意思?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

其他文章

  • lol约里克出装(lol约里克)
  • 啊!父老乡亲(关于啊!父老乡亲介绍)
  • 才入坑汉服,不小心买了山寨的怎么办
  • 什么叫电源供电
  • 九江职业大学怎么样过来人说一下
  • 中位数和众数怎么计算
  • 家的英文是什么
  • 大校军衔相当于什么官
  • 《怀念绿衣男孩》读后感
  • 想你的夜我多想陪在你的身边(想你的夜多希望你能陪在我身边是什么歌的歌词 急)
  • 南京师范学院考研论坛
  • 2.0t油耗一公里多少钱
  • 三国水浒城夜场好玩吗
  • 怅惘的意思
  • 入党志愿书按手印是哪个手指
  • 南京邮电是211吗
  • 英文名Cherry有什么含义
  • 墨香铜臭回归是什么意思
  • 孔颜乐处名词解释
  • 初一语文试卷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