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新制cuoh2能检验什么有机物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常用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教材强调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主要是因为从溶液中新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铜微显两性,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易溶于水的四羟基铜酸钠:

Cu( OH)2 + 2NaOH = Na2[Cu( OH) 4]

且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 OH) 4]2 -2OH- + Cu( OH)2

这样,按教材所描述方法制得的新制氢氧化铜实际上是Cu( OH)2、NaOH、Na2 SO4、Na2[Cu( OH)4]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液,[Cu( OH)4]2 - 离子和醛类溶液的反应是均相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2Na2[Cu( OH) 4]+ CH3CHO → CH3COONa + Cu2O↓ + 3NaOH + 3H2O

真正氧化乙醛的物质应该是Na2[Cu( OH) 4]. 由于NaOH 直接参与了反应,若将课本中的表示改为

CH3CHO + Cu ( OH)2 + NaOH → CH3COONa + Cu2O ↓+ 3H2O

更符合实际,教材将反应原理作了模糊简化处理,可能是为了降低难度. 之所以要新制,是因为新制的氢氧化铜为絮状疏松胶体,跟醛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加快乙醛的氧化,使现象明显,同时还可避免Cu( OH)2 分解变成黑色的CuO 而掩盖生成的红色Cu2O. 若放置时间过久,则OH- 会和空气中的CO2 反应,导c(OH-) 降低,使平衡正向移动,Na2[Cu( OH) 4]会逐渐分解为Cu( OH) 2 沉淀,氢氧化铜絮状消失板结,结合紧密,不利于与醛分子接触,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NaOH 溶液过量并加热.

实验表明,含醛基的反应物、试剂的用量、反应温度不同,则反应速率不同,沉淀颜色的变化也是不尽完全相同. 醛的用量过大,容易产生黄褐色浑浊物. 常见反应及现象归纳如下:

1. 只含醛基的有机物( 醛、甲酸酯、甲酸盐) ,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沉淀的颜色变化为蓝色→棕黄色→( 砖) 红色→深棕色. 定量关系: —CHO ~ 2Cu( OH) 2 ~ Cu2O ,HCHO 或OHC - R - CHO ~ 4Cu( OH) 2 ~ 2Cu2O.

2. 含醛基的羧酸( 甲酸) ,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常温时Cu( OH) 2 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生成( 砖) 红色沉淀.

3. 多羟基醛的有机物( 如葡萄糖) ,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常温时形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 砖) 红色沉淀生成.

新制氢氧化铜

上一篇:年利率怎么算

下一篇:职工辞职后补充养老金是否“充公”?

其他文章

  • 蚕宝宝是怎么出生的
  • 怎么做出立体的字
  • 北京周边哪里可以看海吃便宜海鲜
  • 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 拟字的多音字
  • 电高压锅什么牌子好 电压力锅十大名牌
  • 西安市916公交全程多少时
  • ji四个声调怎么拼读
  • 什么叫做坪效
  • 怎么画动漫人物古风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出处是哪里
  • 军体拳8式口诀
  • 求你的名字梦灯笼radwimps罗马音
  • 唐代宗李俶的一生
  • 早餐面点的100种做法
  • 失字开头的成语
  • 说情话哄女朋友开心 怎么哄女朋友不生气
  • success的各种形式及用法
  •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是几本
  • 用圆规和直尺画出的美丽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