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5月31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在实现人类无烟愿景的行动和成效上与其它先进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对“尼古丁是种**”、“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卷烟中含尼古丁”、“吸烟没有好处”的事实真相缺乏深刻系统的认识。
烟草的历史
烟草的使用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1492年以前,一直不被世人知晓。随着1492年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船员在东印度群岛上携带烟草归来,此后烟草才逐渐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瘾品而被世人知晓。
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抵达了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民印第安人使用一种长管工具吸食着一种不知名的干叶,把另一端含在嘴里吸,然后从嘴或鼻子呼出烟雾。
烟草很快被船员带回欧洲传播到社会底层群众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之中,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个商机很快被人们察觉,从此欧洲的商业船上又多了一件货物。
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经营烟草生意,除了欧洲,他们还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销售,很快烟草就成了当地非常赚钱的商品。
1578年,当时是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明朝称菲律宾为“吕宋国”,因此称烟草为“吕宋烟”或“淡巴菰”。进入崇祯年间以后,吸烟风气已经蔓延并败坏全国,明崇祯皇帝曾两次全国大举禁烟,清入关后延续明朝严厉禁烟的理念,其禁烟强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有多严苛,清朝法律明确规定:“文武百官、吸烟者革职,鞭100,戴枷锁关2个月;百姓吸烟刑40大板,流放3000里地”。
烟草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smoking,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
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上一篇:华夏保险网址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