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清朝12位皇帝族谱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命 弟弟——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聪 崇德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 清世祖章———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

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皇五子恭亲王 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

● 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爱新觉罗·承祜( hù )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ǔ)

爱新觉罗·允禶 (zàn)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 ,愉恪(kè)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 ,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 ,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 ,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 ,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 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 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 清仁宗瑞——颙琰 嘉庆

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 清宣宗成——旻宁 道光

第一子奕纬,生卒时间: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至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寿命:24岁,封爵情况: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由其祖父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其父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卒后以皇子例治丧,复追封多罗贝勒,谥“隐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晋为多罗郡王,无子,以从子(载治)为嗣.

第二子奕纲,生卒时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十月二十三日至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二月初八,寿命:2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顺郡王,谥“与”,无嗣.

第三子奕继,生卒时间: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一月初七日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寿命:一个月,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慧郡王,谥“质”,无嗣.

第四子奕詝(咸丰帝),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初九日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寿命:31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六月被其父道光帝密定为皇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诏告天下立为皇太子,是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改元咸丰,卒后谥“显”,子2人.

第五子奕誴,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十五日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十九日,寿命:59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正月晋封与硕敦恪亲王,卒后谥“勤”,子8人.

第六子奕(讠斤),生卒时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四月初十,寿命:67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与硕恭亲王,后奉旨以与硕恭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忠”,配享太庙,子4人.

第七子奕譞,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寿命:51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与硕醇亲王,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光绪帝即位,奉旨以与硕醇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贤”,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宣统帝即位,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醇贤亲王.

第八子奕(訁合),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第九子奕譓,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孚郡王,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晋封与硕孚亲王,卒后谥“敬”,无子,奉旨以族子为嗣.

● 清文宗显——奕詝 咸丰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 清穆宗毅——载淳 同治

● 清德宗景——载湉 光绪

● 清宣统—— 溥仪 宣统


一、清朝奠基者(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城,不久去世,时年67岁,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追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二、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1642年,皇太极在松锦之战中大胜明军,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时年51岁,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庙号为清太宗,葬于沈阳清福陵。

三、清朝第二位皇帝顺治帝福临。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4岁的福临登基,年号顺治,由摄政王多尔衮辅政。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突然去世,福临提前亲政。1661年,顺治帝福临驾崩,终年24岁,庙号清世祖。

四、清朝第三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玄烨是清世祖福临的第三个儿子,他8岁登基,年号康熙,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1722年,玄烨驾崩,终年68岁,庙号清圣祖。

五、清朝第四位皇帝雍正帝胤禛。胤禛是清圣祖玄烨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帝在位13年,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1735年,雍正帝去世,时年57岁,庙号清世宗。

六、清朝第五位皇帝乾隆帝弘历。弘历是清世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他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1799年,乾隆帝驾崩,时年89岁,庙号清高宗。

七、清朝第六位皇帝嘉庆帝颙琰。颙琰是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个儿子,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清朝出现了中衰。1820年,嘉庆帝驾崩,庙号清仁宗。

八、清朝第七位皇帝道光帝旻宁。旻宁是清仁宗颙琰的嫡长子,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1840年中英***战争战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由此开始。1850年,道光帝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清宣宗。

九、清朝第八位皇帝咸丰帝奕詝。奕詝是清宣宗的第四子,奕詝即位后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1861年,咸丰帝驾崩,在位11年,享年31岁,庙号清文宗。

十、清朝第九位皇帝同治帝载淳。载淳是清文宗的独子,他在位期间,依靠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1873年,同治帝亲政,第二年驾崩,时年19岁,庙号清穆宗。

十一、清朝第十位皇帝光绪帝载湉。载湉是同治帝的堂弟,同治帝死后无子,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由载湉即位。光绪帝在位期间,亲政的日子不长,大半生都是傀儡,最著名的是由他主导的戊戌变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此时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1908年,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清德宗。

十二、清朝第十一位皇帝逊帝溥仪。溥仪是光绪帝的堂侄,光绪帝死后无子,慈禧太后遗命由溥仪即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67年,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因为溥仪的皇后婉容死后谥号为“孝恪愍皇后”,所以推测溥仪的庙号为清愍帝。不过这些都没有公开,只是推测。


上一篇:逆跌什么意思

下一篇:十堰人社局社保电话是多少钱

其他文章

  • 婚纱摄影哪里好
  • 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 b站缓存的视频怎样导出到相册
  • 大学思修课的心得体会,约一千五百字
  • 从广州大学城北到市桥汽车站怎么坐地铁
  •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红v和多尼克f1哪个好
  • 中南财经大学是211还是985
  • 徐州830公交停运了吗
  • 吴京代言飞鹤哪个系列
  • 适合孩子看的历史书籍
  • 到一个新地方请客叫拜什么
  • 牛一天能长几斤肉刚下小牛有多少斤
  • 芝华士是什么酒
  • 有哪些适合大学生的聚会小游戏
  • 安全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 怎么重装系统xp系统(怎样重装xp系统)
  • 爱国的词语54句
  •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什么学校
  • 尊老爱幼高三学生作文大全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