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什么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如何保护私有财产?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物权法的基本的原则有哪些?

1、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这一原则要求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效力,以及创设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

2、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就是物权的设立、转移必须公开、透明。公示原则就是要求将物权设立、转移的事实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使其他人知道物权变动的状况,以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就是到特定的国家机关进行登记。

3、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是一个立法理念的进步,也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确认。“私人”与国家、集体、其他权利人并列相提。

4、维护公共利益与物权之恰当平衡

权利之行使皆有界限,不得越界,否则必然侵入他人的权利领域,酿致侵权责任。物权的取得和行使,概莫能外。在这里,“他人”包括单个的人和作为社会整体之人的群体,谓之公众。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之间需要作出恰当的平衡。所以,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5、一物一权原则。

一物就是指的一个完整的、独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一权就是在这个物上只能设一个所有权,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

6、特别法优先原则

为了融洽和调和物权法和其他与对物权相关的法律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我国物权法遵循“特别法优先”的原理,规定说,“相关法律对物权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可见,我国物权法并非调整物权关系的唯一法律依据。

物权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1、法律行为.这是物权取得的最常见的原因,如买卖\互易\赠与\遗赠以及通过物的所有人与其他人的设定行为为他人设定抵押权\质权等他物权.

2、由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物权,主要有:

(1)因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2)因公用征收或没收而取得物权;

(3)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取得所有权;

(4)因附合\混合或加工取得物权;

(5)因继承取得物权;

(6)因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物权;

(7)孳息的所有权取得。

物权法如何保护私有财产?

1、《宪法》第13条宣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显然,物权具有对抗国家的效力,否则法律也不能给予物权权利人长期的稳定的预期,物权不称其为物权了。但是,物权法没有很好地宣示宪法这一精神。

2、国家唯一能够合法“侵犯”私人物权的是征收和征用,因此,规定好这一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因为,征收和征用一方面是对私人物权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又是对私人物权的保护,关键在于如何规定。

3、除非是基于公共利益,任何***不得征收、征用民事主体的动产和不动产。征收、征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权限和程序并给予权利人充分合理的补偿,具体条件、程序和补偿方法由国家法律另行规定。

上一篇:你知道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吗?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呢?

下一篇:井田制特点

其他文章

  • 2021双十一销售额数据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图表
  • 天文地理入门基础知识
  • 兰州新区学校有哪些
  • 黑夜的英文
  • 土木工程施工主要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分析二者有何关系
  • 中国在地球的哪里
  • 红珊瑚养殖方法
  • 广州市新市属于哪个区
  •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湖南工业大学会计专业怎么样
  • 龙牌之谜女巫是谁演的
  • 钟丽缇二女儿(钟丽缇二女儿近照)
  • 女生超拽超霸气签名100句
  • 2021格莱美颁奖时间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500字(通用5篇)
  • 爱国的诗歌短一点
  • 贵阳龙宫景点介绍
  • 现代中国英雄人物有哪些
  • 烟雨江湖药王谷在哪
  • 岿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