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成为皇太后:历史上唯一的未成年皇太后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皇后,看似风光无限,但对于一个不满10岁的女孩子来讲,残酷、悲哀。上官氏,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公元前87年,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养护昭帝。由于上官桀和霍光的姻亲关系,他们在朝中形成强大的势力,但也存在着矛盾,上官桀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要求把自己五岁的女儿送入宫廷,遭到霍光以“年幼”为名的反对,但是实质不是年幼,而是霍光看的远,他看到西汉外戚的衰败和灭亡(吕氏和窦氏),不希望成为这个样子。上官桀虽然在霍光处碰壁,但他并不死心,打起了长公主的主意,不久之后,长公主同意上官氏入宫。始元元年,上官氏被立皇后。就这样,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不满十岁的皇后,六岁的上官氏“母仪天下”。
上官桀一家在获得成功后,越发变得不可一世。在一次宫廷酒会上,他竟然“受赐殿中,出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而且他的私生活很不检点,“醉则裸行内,与后母及父诸良人、侍御皆乱。子病死,仰而骂天。”有外戚乱政的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家族和霍光的矛盾越来越深,根本原因是汉昭帝的长大,霍光想要成为周公式的人物,成功归政。而上官桀一家却和霍光的愿望背道而驰。霍光的权利无人能及,算得上一位正直的治世能臣。于是上官桀家族,长公主,和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还有在汉武帝时期争夺太子之位而没有成功的燕王刘旦结成同盟,准备政变,但这些政治失意的人怎么会有大的作为呢?在汉昭帝和霍光的打击下,政变被粉碎,结果上官桀、桑弘羊被***,长公主自***。上官皇后因为年少没有参加政变,且是霍光外孙,得免,继续做她的皇后。
汉昭帝去世。霍光和诸位大臣商议,决定确立昌邑王刘贺继承大统。皇后成为皇太后,但是这位刘贺并不本分,在进京途中,就派人掠取民间女子、财产,并让其属吏。家人都穿上刺史的官服,封官进爵,任其胡作非为。而且游戏无度,刚刚进京就开始疏远老臣,提拔自己的官属。这使得霍光感到不安,于是决心废立,他自己毕竟不能直接实施,他只能依靠皇太后,于是在以太后为中心,上演了废立的一幕。
刘贺被废之后,霍光迎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为汉宣帝。此时,上官氏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上官氏一直到汉元帝(宣帝长子)即位还健在,比皇帝长了三辈,成为汉元帝的法定曾祖母,在史上为皇帝曾祖母辈分的太皇太后只有上官氏一人。上官氏,6岁为皇后,15岁做皇太后、太皇太后,从名分上来看,上官氏拥有了全天下女子渴求而不可得的荣誉。但对她来说,8岁时父系被母系诛***,15岁就做了寡妇,24岁时母系被诛***。至死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清朝康熙帝玄烨之十四女,序齿排行第九,人称九公主,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是唯一的嫁给***的公主。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
康熙皇帝要将女儿嫁给孙承运,自然有他自己的理由。这里面既有皇帝自己的,也有额附自身的原因。从康熙的角度来讲,我们说过,公主们的婚姻无疑是要服务于政治的。康熙皇帝在嫁女儿时,考虑到了满、蒙、汉三方的因素。因而,为向汉臣表示恩宠,嫁一位公主过去,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当然,额附的人选康熙还是要仔细斟酌的,这个人,或是受这个人的家族,必须是能够代表汉族臣子的,在最大限度上体现皇恩浩荡的,有效的拉拢、团结汉军旗的,同时也是自己相得中的人才行。
被皇帝选中的,幸运的汉族臣子的家世。
九额附孙承运的父亲名叫孙思克,字荩臣,汉军正白旗人。孙思克的父亲孙父得功曾是明朝的游击,后来因投向了清太祖,立了功受赏。孙思克本人在平定三藩和准噶尔之战中都立下了赫赫的汗马功劳,受到康熙皇帝的加赏。不但亲自御制《赐将军孙思克诗》,还封其为一等男爵。与张勇、王进宝、赵良栋并称为“河西四将”。
单论战功,孙思克与其他三人比起来似乎有所不及,可史书上记载:“思克战功微不逮,而惓惓爱民,可谓知本矣”,这句话说明了孙思克不但是一个久历疆场的将军,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关于这一点,在他去世之后有这样一段插曲:“三十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襄武。丧还京师,命皇长子允禔临奠。斋思克镇边久,威惠孚洽。丧还自甘州,至潼关,凡道所经,军民号泣相送。上闻状,叹曰:“使思克平昔居官不善,何以得此?”
孙思克的功绩和为人,使康熙皇帝对他赏识与信任。有了这样的支持,是孙家能够娶到公主的第一个要素。
其次,据《玉碟》记载,孙承运的母亲计氏,是太宗敖汉公主的女儿,算起来也算是康熙皇帝的表姐。孙承运其实拥有满、蒙、汉三族的***,而九公主嫁给他,也是一层亲上加亲。这或许是孙家中选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当然除了家族的缘故之外,孙承运本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他的家世,尽管没有直接被带入宫中抚养,至少也是多次有机会得到康熙皇帝接见。并且,康熙皇帝对于这个与九公主同岁的功臣子弟十分喜爱,因而就有了之后的这段满汉姻缘。
康熙皇帝心思细腻,这桩婚姻,既做到了取得政治上的良好效果,又可妥善安排女儿的归宿,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康熙四十五年,正值妙龄的悫靖公主便披上嫁衣,准备出嫁了。尽管天真的她也许还不太明白出嫁的含义,但抚摸着精致秀美的嫁衣,一次次站在镜前比对试穿,九公主那青春萌动的女儿心,还是因为激动而微微的颤动着,她坚信父亲为她所作的安排一定是最周全的,对于未来,她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九公主是康熙的女儿中唯一嫁给***的公主。
整个清皇朝中,其他嫁给***的几位公主。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公主嫁到了汉家。她们是:太宗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世祖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世祖养女和硕柔嘉公主,嫁给了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还有就是悫靖公主。
前三位公主一藩一个,不偏不倚,其蕴藏的政治意图十分明显。她们是三藩猖獗时期,朝廷对三藩的安抚,也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唯有悫靖公主,是在和平时期,康熙皇帝对汉臣,甚至可以说是对普天下所有的汉族百姓的特殊恩典,而之后的汉臣,却再也不曾获得过这种殊荣。这也体现了康熙这位英明的君主对于民族关系的处理上,独到的方式与手段。
这桩婚姻也许也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悫靖公主与孙承运因为一个民族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姻也必然会受到一个民族的关注与祝福。我们可以想象,当老百姓得知皇帝就要将他公主高贵的女儿嫁到汉家时(并且这家汉臣并不是众人痛恨的三藩,而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孙思克将军家),是怎样的欣喜与兴奋。
带着这份祝福,九公主于九额附成婚了,他们婚后的日子,想来是十分幸福的。这对年轻的夫妇,受到来之诸多方面的关爱与重视。一个是皇帝的娇女儿,一个是重臣的贵公子,他们更像是一对没有长大的孩子,在年长的长辈呵护下,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甜甜蜜生活。
上一篇:000153丰原药业股吧:解析丰原药业二季度业绩报告
下一篇:大王卡亲情卡怎么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