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政策(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本)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税收政策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原有的增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
2、事业单位转企业,是单位的性质的变化,身份的改变,职工一切待遇不会变的。
3、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 对于企业合并和分立,企业承受原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4、《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有哪些内容
事业单位缩减编制,不少单位取消编制改为聘任制,比如:高校、医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及工勤岗。取消编制改为聘任制后,与单位签订合同,不过事业单位虽然签订合同,但是并不会像企业一样随意解雇,除非你犯了重大错误。
第工资待遇“变动大”。第编制变化。事业单位改革后,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额,逐步转为企业,对公益服务类更是强化公益属性。
《决定》这么说: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原事业单位改企后退休人员的政策是什么?
1、法律分析: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事业编制予以核销。个别事业单位未改企,只是参照企业运行的,事业编制一般不予核销。事业单位改企,编制核销,并不意味着原有从业人员全部变成企业员工身份。
2、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或工龄二十五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
3、公务员进入企业工作后再次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给予的一次性补贴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缴同级财政。其个人帐户管理、退休后养老金计发等。比照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工的相关政策办理。
4、您好,很高兴为您解事业单位转成企业退休政策:法律分析:对于已退休人员,并不会受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可按退休时的身份和政策,享受事业单位相应的养老待遇,并不会发生变化。
事业单位改制企业补贴政策
1、事业单位改企后,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原事业单位职工随企改制。如果成立新的企业,可安置到新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重新就业。
2、补贴的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资×在机关工作年限×0.3%×120个月。
3、事业单位转企业,是单位的性质的变化,身份的改变,职工一切待遇不会变的。
4、法律分析:事业单位改企与转制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被解聘人员在该转制单位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在该转制单位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5、改革性补贴是指将单位原来用于干部职工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的实物补贴,改为向个人直接发放货币补贴。 其组成部分如下: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补贴,如 住房公积金 、 住房补贴 、提租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