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稀释后每股收益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稀释后每股收益计算公式:

稀释每股收益=(净利润+假设转换时增加的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加权平均数)。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稀释每股的定义:

稀释每股收益称“冲淡每股收益”,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稀释每股基本计算原则: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一)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潜在普通股是否具有稀释性的判断标准是看其对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影响;也就是说,假定潜在普通股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如果会减少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或增加持续经营每股亏损,表明具有稀释性,否则,具有反稀释性。

(二)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三)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稀释每股收益=(净利润+假设转换时增加的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加权平均数)

【提示】用增加的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得出增量股每股收益;然后将增量股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比较,若增量股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则具有稀释性。

了解更多会计考试资讯、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本站CMA频道。

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上一篇:300118股票多少钱? 股票300开头的是什么股票

下一篇:平安证券中的OTC业务资金下账是什么意思啊

其他文章

  • 忙的组词
  • k8271列车时刻表停靠站(k8271次列车时刻表)
  • 林晓星(关于林晓星简述)
  • 面霜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 怎么在贴吧上发帖
  • 沃字怎么读 沃字的含义
  • 荣县长山中学的历任校长
  • 诸事顺遂是什么意思
  • 家具店广告词
  • 高炉特曲(关于高炉特曲简述)
  • 六一古诗词朗诵串词
  • 间接成本
  • 昆明市省博物馆开馆时间
  • shining怎么读
  • 大学老师很轻松吗
  • 美甲贴纸怎样使用
  • 韩版花样男子具俊表还演过什么
  • 米字有几画
  • 盐腌辣椒的做法
  • 美好生活的唯美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