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病假规定(事业单位病假规定2023)
发布时间:2025-08-1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机关事业单位休病假规定
1、法律分析: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机关)或固定工资(事业)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或固定工资。
2、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因病请假需符合规定,须经医疗机构认定且不少于3天。一般情况下,享受带薪病假不超过12个月,但如实情需要,可酌情延长。未经医疗机构认定的请假,算作无薪假期。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因病请假需符合相关规定。
3、机关事业单位请病假规定:(一)机关工作人员患病应及时向主管领导请假,并递交病假条,由主管领导签字,报人事科备案。
事业单位职工患病期间的规定
法律分析: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机关)或固定工资(事业)的90%计发作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或固定工资。
法律主观:事业单位长期病假的规定:单位职工的医疗期有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等。
法律分析: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受伤医疗期根据职工在公司的在职时间,可以享有三到二十四个月的病假医疗期,所以职工病假最长可以请二十四个月,但是必须由医院出具病假条。
其病假在6个月以内的,原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其病假期间工资可在相应工作年限计发病假工资基础上提高10%—15%,但最多不得超过本人原工资数额。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应从第七个月开始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工资发放。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事业单位请病假规定如下:(一)机关工作人员患病应及时向主管领导请假,并递交病假条,由主管领导签字,报人事科备案。
事业单位病假天数规定
1、法律主观:事业单位长期病假的规定:单位职工的医疗期有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等。
2、法律分析: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机关)或固定工资(事业)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或固定工资。
3、机关工作人员的病假规定:工作人员请病假不超过两个月的,发给原工资;如果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则工资照发。
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病需要请假的,三天以内由单位批准,三天以上,需要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按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或者人事局批准。
事业单位职工重大疾病休假规定
1、【法律分析】劳动法律法规中规定了重大疾病的病假是3个月至24个月的。
2、(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3、法律客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第一条 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
4、法律分析: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受伤医疗期根据职工在公司的在职时间,根据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可以享有三到二十四个月的病假医疗期。
5、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一)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二)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上一篇:南通个人怎么申报社保基数
下一篇:学佛人为什么晚上不能念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