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属(麂属于保护动物吗)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 1、麂属的分布范围
- 2、麂属的介绍
- 3、麂属的该属物种
- 4、山麂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 5、麂属的保护级别
- 6、麂属的外形特征
麂属的分布范围
1、贡山麂(拉丁文名:Muntiacus gongshanensis),为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
2、分布于中国、缅甸东北部(高黎贡山西坡)。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的贡山、福汞、泸水和腾冲,**东南部波密亮旁。拓展:形态特征 贡山麂属中型麂类。
3、麂子是麂亚科麂属动物,属国际濒危动物。麂子现主要分布在以东南亚为中心,东至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诸岛,西至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广大地区。通常栖息于密林、草丛、山地丘陵,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
麂属的介绍
麂属(学名:Muntiacus)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具角,角是雄麂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有额腺(黑麂除外)以及眶下腺,但没有附跖腺。
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角尖向内向下弯曲,基本不分叉。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
麂属的该属物种
麂子是鹿科麂属动物的统称。麂,俗称麂子。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猄”。
叫:麂子 鹿科的一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但较麝、獐的獠。
黑麂:为麂子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尽管全年都有繁殖能力,但其分布范围很小,且没有其他亚种,因此属于易危物种。
麂属(学名:Muntiacus)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具角,角是雄麂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麂子又名赤麂,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鹿科,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俗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山麂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1、山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
2、山麂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其中的黑麂的数量最为稀少,已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也被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
3、是 介绍:山麂(拉丁文名: Muntiacus gongshanensis),鹿科、麂属动物,分布仅见于中国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中高山阔叶林、过去常被误认为是菲氏麂。
4、山麂是GJ二级保护动物。它是食草动物,生性机警。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的有三种:黑麂、赤麂和小麂。黑麂数量最少,而且分布区狭窄,已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简介 山麂是麂亚科麂属动物,属国际濒危动物。
5、山麂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的黑麂的数量最为稀少,已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也被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食草动物。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的有三种:黑麂、赤麂和小麂。目前我国在福建有专门的养殖基地。
麂属的保护级别
1、麂子是三级保护动物,是国家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菲氏麂仅有标本报道。
2、麂子又名赤麂,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鹿科,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俗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3、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麂子又名赤麂,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鹿科,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俗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4、黄麂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黄麂又名小麂,别名山吠鹿,是鹿科麂属动物,是中国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周围均为白色。
麂属的外形特征
1、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有额腺(黑麂除外)以及眶下腺,但没有附跖腺。
2、麂子的外形特征: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角尖向内向下弯曲,基本不分叉。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
3、麂属(学名:Muntiacus)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具角,角是雄麂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4、足蹄为麂属中最发达的一个种,雄性前蹄67×30mm,后蹄55×36mm。体背暗棕红色,体侧和四肢暗黑色,角柄和额棕黄色,腋下、大腿内侧和下颌纯白色,尾背与背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