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虎门销烟怎么销毁)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介
- 2、虎门销烟的故事
- 3、简述《虎门销烟》这个故事的大意
- 4、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 5、虎门销烟的故事是什么?
- 6、林则徐虎门销烟简单的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介
十九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贸易。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1838年,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蛀空了!
公元1839年三月,林则徐到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钱,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林则徐怒斥道:“我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一箱箱***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化成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能力。
扩展资料:
***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含有20多种生物碱,可分为菲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如**(含量约10%)和可待因,后者如罂粟碱。***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
***体产自罂粟,为一种1年或2年生罂粟科植物草木。高达1-1.5米,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开花,红、紫或白色。蒴果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罂粟的未成熟果实用利刀割破果皮,待流出的浆液稍凝固后,将其刮下,阴干,即成为生***。
吸食***是违法行为,***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则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吸食,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吸食***后,可以初致欣***、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象,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战、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戒断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
1838年,林则徐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奉旨到广东禁烟。但是他知道在广东当权的多是一些贪官污吏,腐败无能。所以当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他就和几个近身部下,乔装打扮,到民众中探察民情去了。第一天,林则徐打扮成苦力模样,到珠江边的码头去打探消息。第二天,林则徐又打扮成大烟鬼,到大烟馆里跟烟客们聊天。
第三天,林则徐又和随从们到广州的大小茶楼去,一边饮茶,一边和茶客们交谈。查清了官府如何与***勾结贩烟的实情,并把贪官的名字都记在心里。随后,林则徐去总督府上任了。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烟贩统统抓起来,依法办理了。最后,林则徐讲没收的***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了。
简述《虎门销烟》这个故事的大意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抑制该省水师。他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合作下,依靠广州人民禁烟。
当时,***商人和英国代表都抱观望态度。林则徐宣称:“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3月18日,林则徐命十三行颁给谕帖,严令外商缴出***,并保证以后不再贩卖***。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外商交烟。
林则徐一面派兵监视洋馆,封销广州、澳门之间的交通线,一面晓谕英商,论理、论法、论情、论势,说明必须禁绝贩烟。
27日,义律被迫递函允缴***。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亲抵虎门验缴***。从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缴***19187袋,余8箱留为样品,后来销毁。
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经22天方销完。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扩展资料
虎门销烟的背景: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的清***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走投无路的***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当众销毁。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外国商人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虎门销烟的故事是什么?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的著名事件。
受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后,整顿海防,严拿烟贩,勒令外国商人限期将所持***尽数缴出,并令其出具画押字据,保证以后永不运输贩卖***。否则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英国、美国***贩子被迫陆续交出***一万九千一百二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约计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余斤。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6月3日至25日(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当众全部销毁,方法是:在海滩挖池,前设涵洞,后通水沟,池中蓄以卤水,将***投入浸泡,再加石灰焚化,在退潮之时启放涵洞排出。
销烟期间,群众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为之喜悦振奋。一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也被林则徐命令到现场集视,他们形象狼狈。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清除烟毒、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伟大力量。
林则徐虎门销烟简单的故事
面对***奴化中国百姓、和大量白银的流失,林则徐站出来大呼: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
皇帝让林则徐去广州查禁***,林则徐到了广州后,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英国***的代表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
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扩展资料: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因其主张严禁***,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商人交出***,将没收***于6月3日在虎门销毁。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颇具启发。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严厉打击了外国***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虽然代表了地主阶级利益,但是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不愧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则徐
下一篇:上海如何打印社保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