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张作霖简介(宁乡张作霖简介)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张作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下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人物评价

基本简介

最有骨气的大军阀:张作霖面对日本军方寸土不让

 这位“胡子”出身的一代“胡帅”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他治军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民国著名军人张宗昌投靠奉张,张作霖对其极好,甚至供他赌钱。身强体壮的张宗昌凭借自己骁勇善战,成为大帅手下的猛将。 但是张宗昌为人大大咧咧,毫无顾忌。他从黑龙江回来见大帅,还没到大帅的办公室就大喊:“老爷子,效坤回了……”话音未落,只见张作霖拍岸而起大骂道:“出去!你是军人吗?妈拉个巴子,当在家里呢!给我重进!”吓得这位山东大汉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马上原地立定、向后转、迈步退出,然后,在门口回身举手敬礼并喊:“报告!张宗昌到!”待里面发话后才规规矩矩进屋听训。 而张作霖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也别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但张作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这个“寸土不让”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正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听来过瘾的故事让张作霖的名字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户晓。

人物性格及处事

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日本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 其实张作霖与孙中山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孙中山曾接受过张作霖的襄助,孙中山也曾派儿子孙科与汪精卫等要人赶到东北为张作霖祝寿。在北京,病中的孙中山还曾前往张作霖的住处拜会。作为回访,张作霖派张学良到中山先生下榻处探望,垂暮之际的中山先生的那番“你们东北地处红白两个帝国之间”的无比英明的论断,就是那次在病榻上阐述的。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借郭松龄起兵反奉之际主动接近张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军前进。张作霖宁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于是说:“如果郭军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顺或大连暂避,届时当请帮忙。”斋藤乘机将事先打好的五项要求拿出来,让张作霖签了字。五项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享有自由居住与经商的权利,并将间岛地区的行政权移让日本人。 张作霖知道以后破口大骂:“日本人心肠黑,全是下圈设套骗人。”并对部下说:“绝对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东三省父老骂我是卖**。”大元帅府的电报处处长周大文回忆说:“1928年5月17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张将芳泽晾在客厅,自己在另一间屋里大声嚷着说:“日本人不讲交情,来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为中日交涉,曾向张盛气凌人地说道:“你要真不接受的话,日方当另有办法。”张乃反唇相讥地答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 说完话,起身送客,不留情面,弄得吉田茂很难堪,只得辞职离开沈阳。日本人小看了张作霖。他们本以为这个没多少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没有政治头脑,正好可以利用一下,但是,等他们眼见这个难缠的东北统治者成为大元帅后,才明白他们遇到了个中高手,一个决不低头的血性男人。这时的日本人只想着解脱眼前困境,他们早就已经为张作霖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当年的那位鲍威尔先生作为西方在华的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曾经采访过张作霖,当时张作霖就表示他的兴趣是为了中国的统一。这位美国人回国之后,在其所写的回忆录中,也表达了对这位出身卑贱的元帅的敬意。尽管东北长期处在日本军阀的铁蹄下,张作霖常常不得奉命行事,但盖棺定论,他无愧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治家严谨

张作霖治家严谨,给家里人定下规矩不少,家风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把他给我毙了。”手下顾及到张作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张作霖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张作霖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张作霖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回家见到张学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学良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最后,张作霖让张学良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说情,否则一起处罚。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张作霖人物资料

张作霖人物资料 ,寄语:民间认为,张作霖从一个出身地微农民起家,苦心经营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是令人尊敬与钦佩的。还有些人认为。张作霖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人为炸死,属于民族英雄。这种说法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并不代表不可能阮玲玉(--),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南朗左步关村人,年月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而且,张作霖制家很严,子张学良受其影响很大。还有一些证据表示,张重视旧教育,尊敬孔儒。对张作霖的评价贬褒不一,读者你怎清晨,条偏僻冷清的马路上,行走着两个男子。个来岁的矮个子,周身透着精悍机警,身穿黑色的纺绸衫裤,手执把黑色泥金纸扇,步履从容,神情安逸,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他的旁边跟随着个多岁的彪形大汉,身强力壮,怀里鼓鼓囊囊,显然掖着硷。这个矮个子就是"·"事变后不顾***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奋起抗日,血战江桥,打响了抗日武装第枪,从而名震全国蜚声海外的马占山将军。每天清晨,马占山总喜欢带名贴身卫士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这是他戎马多年养成的习惯。么认为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张作霖人物资料,欢迎阅读。, 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张作霖是“北洋 *** ”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被***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时年53岁。,史学界关于张年月日,在李莎与黄国华乘飞机即将进入中国境内时,黄国华拿出瓶纯净水,递给了李莎。李莎接过去喝了两口,突然感到阵头晕。原来水里早被黄国华下了 *** 。李贝多芬曾发豪语说:"我的恋爱信条是,既粗且短。"事实上,他和每个情人的关系,也的确不曾持续到个月以上。莎晕倒后,黄国华闯入驾驶舱制服了飞行员,驾驶飞机降落在昆明附近的个机场。李莎如做梦般地成了我方的俘虏。黄国华打开密码箱,取出金壳手表中的定时炸弹,成功阻止了这可能举世骇惊的重案。作霖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一为河北说。河北中又有大城、高阳、河间三说。在《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多数学者主河北省说。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多次自称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曾回到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族人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有辱门风,担心奉系失败牵连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关于这两种说法均无确切文字记载。但《河间县志》记载:在明清时期河间为府衙所在地,管辖着大城、任丘、肃宁、献县等县,所以大城是河间府属地,才有了河间之说。对于大城说,笔者详细查阅了《大城县志》和大城堤北冯庄《张姓家谱》等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据《张姓家谱》记载,在清道光年间大城因遭水患,子牙河南赵扶段决堤,大水淹没数百里,造成房屋倒塌,农田颗粒无收。因生活无着,张作霖的曾祖父张永贵携带着儿女,闯关东谋生,一路乞讨,来到了辽宁的凌海立身,开荒种地,养家糊口。, ·鲁班妻子的发明(-)

张作霖生平经历 ,1.早期生活,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奉天省(今沈阳)海城县小洼村人。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卷《杂诗》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村西小洼屯。,张作霖于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其父张有财是个游手好闲之徒。先是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收入甚微。后来小杂货铺倒闭,他又不愿干活,就整天**胡混。因欠人家赌债,被仇家债主害死。,那年张作霖13岁。张作霖本来没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了他的忙。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那时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偷偷听他讲课。好奇地叫进来一问,小孩答道:“我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这里偷听。”杨先生感到这个小孩想读书识字是好事,就免费让他上学,还赠给他纸笔。,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其父死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办法,其母王氏只得带着4个孩子投奔到镇安县(黑山县)小黑山附近二道沟娘家。张作霖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娘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难,又添了五张 嘴,简直没法继续生活下去了。张作霖不能指望家里了,只有到社会上混饭吃。,2.混迹社会,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张作霖小时候就常跟他的父亲出入赌场,受到熏陶,也爱**。开始时,他靠卖烧饼赚点钱,可是很快就输光了。他的母亲让他改学木匠,他嫌拉锯太累,不爱干。他一度曾流浪街头,沿街乞讨。后来流浪到营口高坎镇,他在大车店给人家打杂。有时骡马病了,他就弄点草药给治,还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聪明,一来二去,就成了兽医,这个行当他还比较喜欢。后来,他开了一个兽医桩,以此为生。,3.投身绿林,甲午战争后的辽西是个三不管地区。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腐败,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就相应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名曰大团。,1900年,张作霖因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的声名由此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八角台(今属台安县)是个大集镇,商号有五十多家。本来张作霖是想从八角台借道投奔辽南的绿林冯德麟的,但是到了八角台,这四十多人就被留下了,借以保护地面。这都得益于张作霖的名声好,不扰民。商会会长张紫云对张作霖的名声早有耳闻,此次见面,看到张作霖北人南相,眉清目秀,且行止有矩,谈吐不俗,果然是名不虚传。就决心把他们留了下来。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原来八角台的头目张景惠主动让贤,甘居副职,张作霖做了团练长,地方的绅商也表赞成。从此,张作霖就在八角台落了脚。这里也成了他的发家地。,4.接受点编,甲午战后乱了几年,1902年社会秩序逐步稳定。这两年张作霖苦心经营他的武装,势力有所扩展。他也尽职尽责,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同时,和当地绅商也相处融洽,得到他们的交口赞誉。但是,随着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奋发踔历,摧陷廓清,往无前。其强大如大风之发于长合,如好色者朱之 *** 发动而寻其情人,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者。尚阻回之,则势力消失矣。吾尝观大来勇将之在战阵,有万夫莫当之概,发横之人,其力至猛,皆由其无顾忌,其动力为直线之进行,无阻回无消失,所以至刚而至强也。众生心性本同,豪杰之精神与圣贤之精神亦然。社会秩序的稳定,地方自治武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按理张作霖的大团应予遣散,团民或回家务农,或进城经商。但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考虑到遣散这一武装,团民四散,可能危害地方。同时,他也和张作霖结下了友情,就想给他们找个出路。,为此,张紫云同有关人商量,拟将这一武装交给 *** ,这个提议得到绅商的赞同。于是,他们向新民府知府增韫正式推荐张作霖,对张作霖大加赞扬。增韫知府接见了张作霖,张作霖以弟子身份行叩见礼,称增韫知府为老师。通过亲见和谈话,增韫感到张作霖是个温文尔雅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便命张作霖整理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部武,将其带到新民听候点编。,1903年7月,张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队合并为巡防马步游击队,计485人。其中,骑兵2哨,步兵3哨。张作霖为管带(营长),张景惠为帮办(副营长),中哨哨官由张作霖兼任,前哨哨官为张作相,左F成员之的吴建豪,是我比较喜欢的位男星,从年开始直关注《流星花园》成员的动向,不过,大帅哥解散后,发展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周渝民发展的最好,吴建豪只能拿般般来形容,在经历了和徐若u、Arissa等女星拍拖后分手后,吴建豪最近又交了位女朋友,据悉,两人是认识许久的老朋友,直到最近才开始交往,女方和吴建豪样是ABC。新女友Arissa在美国洛杉矶定居,其家族是新加坡超级富豪,而她本人也是华人富代圈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桂"冲冠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桂。后吴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子里的风云人物,可见吴建豪有多么的魅力,不过,由于宗教的原因,吴建豪直倡导婚前不性生活,也就是说吴建豪现在还是" *** "。哨哨官为汤玉麟,右哨哨官为王立有,后哨哨官为赵五把什②。哨官是连长。队伍亦移驻新民府,负责地方治安,并兼剿胡匪。就这样,张作霖由一个民团武装的头目摇身一变,而成为 *** 官军的军官了。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依靠这支武装,他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5.就任元帅,北洋覆灭,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 *** 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1928年4月,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6.皇姑屯事件,由于张作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时年53岁。其子张学良后成为著名爱国将领。人物张作霖

张作霖的父亲是谁?张作霖的简介生平事迹介绍

张作霖张作霖简介,民国时期著名的军阀,还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父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张作霖简介。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奉天海城。张作霖与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将领一样,都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

张作霖幼年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辛。父亲被赌徒打死以后,他与二哥前去报仇,不料二哥被抓了起来,他与母亲妹妹只能前往外祖父家生活。在那段日子里,张作霖什么货都干过,包括卖包子、当货郎等等。1894年,张作霖加入了清 *** 的部队,在部队中担任哨长。

后来清军的这支队伍战败了,张作霖也只能脱离了队伍,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兽医。在这期间与地主赵占元的第二个女儿赵春桂结婚。这位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发妻,也是张首芳、张学良和张学铭姐弟三人的亲生母亲。

1896年,经过冯德麟的介绍,加入了在北镇的绿林队伍。在绿林队伍期间,张作霖还参与了抗击沙俄战争,保护了东北的百姓们,受到村子里人的称赞。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张作霖被袁世凯任命为二十七师的师长,从此张作霖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1915年,被袁世凯任命为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之后又被黎元洪任命为奉天督军以及奉天省长。后来由于冯德麟参与复辟,兵败之后,张作霖收缴了他手下的二十八师。1918年,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真正的成为了奉系军阀的首领。在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后,张作霖基本上就已经成为了国家最高统治者。在1928年,在火车上被炸伤,送回沈阳后逝世。以上就是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是我国著名的将领,他之所以那么有成就,肯定是少不了很多人的帮助,这其中有很多是他的干爹,张作霖曾经认过四十多的干爹、干妈,其中被查实有12位。这12位中包括黄家店的樊义父、高坎镇的常干爹、阜新县的海义父等等。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张作霖干爹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吧。

如果没有他那些干爹,那么张作霖或许不会活下来,也就没有之后成功的张作霖了,所以说张作霖的命都是由他的干爹救起来的。1890年,张作霖被流放到黄家店后,他给一个财主干活,但这个财主十分的恶毒,刁难人。有一次,财主家丢失一匹马,就责怪张作霖,将张作霖打的半死,乘风雪之夜,还把他扔到了荒郊野外。幸运的是,有一位姓樊的人路过,将他救起,在家中休养了一个多月后,张作霖终于好了。为了感谢这位老者,张作霖就拜他为干爹。

张作霖的另一个干爹叫彭万荣。在1903年的时候,张作霖带着七八个人与俄国的士兵发生了冲突,后来张作霖战不过俄国士兵,就带着手下逃走。在高台子村中,见到了一个大烧锅,于是就跑进去。那里的掌柜见了这个情况以后就帮助他们藏好,还用好酒好肉骗过了俄国兵,在他们走后,张作霖十分感谢掌柜的救命之恩,于是就拜掌柜做了干爹。

张作霖干爹还有好多,这只是其中的两个。所以说在张作霖的成功路上,很多人的相助才有了今天的他。

张作霖是北洋军阀时期奉系首屈一指的首领,也曾经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之后成为国内权力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张作霖有个贫寒的出生,他之后的成就可以说都是凭借自身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有人说张作霖的儿子少帅张学良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其实他的父亲张作霖也不遑多让,毕竟张学良从小能得到的东西跟张作霖不能比,而张学良最大也只是东北三省的指挥官,还是从父亲手上继承下来的,但是张作霖不仅成为国国家最高统治者,更是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拼搏出来的。

张作霖父亲叫做张有财,跟他的儿子孙子不一样,张有财并不是一个英雄好汉,甚至连一般的平民老百姓都比不上。在说张作霖父亲之前,还得先说下张家的祖籍。根据史料记载和张学良晚年的口述历史,张氏一族的根是在河北大城,而且他们原先是姓李的,张是女方的姓,只是因为女方在把女儿嫁过去之后就没有男丁当后人了,就在张家女儿生出来的儿子之中拿了一个过继,也就是张作霖一脉的先祖了。

因为战乱和饥荒,张作霖的先祖们在自己的老家呆不下去了,于是便决定闯关东,最后的定居地是辽南海城。在几代人的奋斗之后,张家在这个地方算是站住了脚跟,张作霖的祖父名字叫做张发,是个有能力的人张作霖简介,兢兢业业地操持着家业,他有四个儿子,在张发死后他们就分了家。

张作霖父亲是个不学无术的赌徒,赢便多喝几口酒,输便变卖家产,最终被另一个赌徒打死了。张有财的尸体也是自家老黄狗在乱坟岗中发现的。

张作霖统治东三省多少年了

张作霖统治了东北三省十一年。

在袁世凯称帝是被以后,张作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命为奉天的督军和省长,认命冯德麟为副省长。在1917年,冯德麟因为参加了张勋复辟失败,被张作霖夺走了他手中的第二十八师兵权,从此以后张作霖开始统一了奉天的军政。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率领东北军打进北京并且担任北洋军***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也是民国时期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因为张作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在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的时候,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时候。

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当场身亡,从此结束了对东北三省长达十一年的统治。

扩展资料:

被炸死后的张作霖没能立即入土为安,反而停尸九年,才得以大葬。更令人难受的是张作霖入土时,8个儿子6个女儿没有一个在身边,只有一个外甥送葬,可谓是凄凉到了极点。

其实1928年到1931年,这期间张学良还是掌控东北的,不是不愿意下葬,而是张作霖墓地还没修好。于是1928年到1931年这三年期间张作霖尸体一直放在大帅府。本来1931年应该是张作霖下葬的日子,但是这一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918事件。

在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下张学良自己跑到了关内,东北沦陷了,大好河山拱手让于日本人,就连奉天的大帅府也被日本人占领了,可大帅府里张作霖的棺椁还没来得及下葬。而日本人来后,没有毁去张作霖的棺椁,可也没心思为张作霖下葬,于是直接送到寺庙,这一放就又是6年。

在这期间,张作霖的8个儿子和6个女儿,竟然没有一个前来探望或者给老爷子下葬。直到1937年,曾经张作霖部下,之后投靠日本人的汉奸张景惠实在看不下去了,通过和日本人说情,这才同意让张作霖的尸体下葬。

但此时已经找不到一个张作霖的至亲了,最亲近的一个人就是张作霖的外甥了。就这样才算勉强凑合着把停尸9年的张作霖下葬了,场面极为寒酸。

在张景惠的操办下,张作霖的遗体被安葬在锦县的驿马方,这里埋葬着张作霖的原配赵氏和张作霖的母亲。就这样一代东北王在停尸九年之后终于入土为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张作霖生平简介

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张作霖是“北洋***”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被***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时年53岁。

大事年表

1875年3月19日 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岁 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

1887年 光绪十三年 12岁 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 光绪十四年 13岁 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年 光绪十五年 14岁 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 光绪十六年 15岁 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

1894年 光绪二十年 19岁 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

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20岁 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结婚

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21岁 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25岁 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26岁 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生张学良。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27岁 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年 光绪三十年29岁 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32岁 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 光绪三十年33岁 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 宣统元年 34岁 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宣统三年 36岁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1912年 民国元年 37岁 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 民国四年 40岁 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

1916年 民国五年 41岁 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帝制败后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1917年 民国六年 42岁 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1918年 民国七年 43岁 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

1919年 民国八年 44岁 ***爆发,力主镇压。日本制造宽城子事件。孙烈臣任黑省督军,鲍贵卿任吉省督军。成为“东北王”。

1920年 民国九年 45岁 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

1921年 民国十年 46岁 被任为蒙疆经略使,辖热察绥三特区。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47岁 吴佩孚揭露梁内阁卖国媚外,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而归,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48岁 扩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开学。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49岁 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胜,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50岁 奉军进入上海,势达鼎盛时期。浙江督军孙传芳反奉,郭松凌倒戈,日军助张败郭。

1926年 民国十五年 51岁 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赤计划。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蔡园开军事会议组“安**”,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52岁 在北京下令绞***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组成安*****,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末代国***首。与日本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在北京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秘密谅解。

1928年民国十七年 53岁 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日公使芳泽谦吉劝其退回东北并要其在满蒙悬案书上签字,拒绝。由北京返奉在皇姑屯被害。

张作霖简介

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历史传奇人物:张作霖

出身寒微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其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省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①“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一为河北省说。河北省中又有河北大成、河北高阳、河北河间三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②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因多数主河北省说,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省大成县,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省大成县。

因生活无着,其先祖张永贵跑到了东北,从事农业开垦。到其祖父张发时,从事农耕,“称素封”。所谓“素封”,是指虽然没有官爵封邑,却和受封者一样富有。这是说,在张发时,张家是富有的。张发有四子,其第三子是张作霖的父亲,名张有财。“祖殁,父以析产徙海城之小洼,复于驾掌寺村设商肆”。张发死后,家产分给了兄弟几人。张有财带着他的那份财产,来到了海城。

其父张有财是个游手好闲之徒。先是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收入甚微。后来小杂货铺倒闭,他又不愿干活,就整天**胡混。因欠人家赌债,被仇家债主害死。那年张作霖13岁①。

张作霖本来没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了他的忙。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那时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偷偷听他讲课。好奇地叫进来一问,小孩答道:“我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这里偷听。”杨先生感到这个小孩想读书识字是好事,就免费让他上学,还赠给他纸笔。这时的张作霖已经是13岁了。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②。这乃是后话。

其父死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办法,其母王氏只得带着4个孩子投奔到镇安县(黑山县)小黑山附近二道沟娘家。张作霖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娘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难,又添了五张嘴,简直没法继续生活下去了。张作霖不能指望家里了,只有到社会上混饭吃。

混迹社会

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清朝***腐败透顶,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俄强行割去中国领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仍觊觎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中国甲午战败,日本魔爪深入中国东北。官吏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亡命之徒便铤而走险,啸聚山林,土匪蜂起,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张作霖小时候就常跟他的父亲出入赌场,受到熏陶,也爱**。开始时,他靠卖烧饼赚点钱,可是很快就输光了。他的母亲让他改学木匠,他嫌拉锯太累,不爱干。他一度曾流浪街头,沿街乞讨。后来流浪到营口高坎镇,他在大车店给人家打杂。有时骡马病了,他就弄点草药给治,还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聪明,一来二去,就成了兽医,这个行当他还比较喜欢。后来,他开了一个兽医桩,以此为生①。以后,他命运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他似乎降到了人生的最低点,走投无路,死又不甘,求生无门。恰在此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了。他投到宋庆毅军马玉峎的门下,当了一名骑兵。那年,他20岁。他喜好马匹,“以精骑击,得名擢哨长”②。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1895年,他21岁时同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张作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不想像他的同乡那样过着衣食无着、平淡无味的生活,他想换个活法。

投身绿林

甲午战后的辽西是个三不管地区。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腐败,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就相应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名曰大团。1900年,张作霖因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的声名由此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在赵家庙的西北,有个大团,团主叫金寿山。金寿山收罗了一批地痞流氓,组成了一百多人的大团。大团的总部设在中安堡,其周围地区是他的保险区。金寿山在保险区内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比胡匪还凶残。大团本来是保民的,可是金寿山却专门害民。百姓被逼得实在无法,就去请名声较好的张作霖帮忙。张作霖率众驱走了金寿山,占据了中安堡。他的部众增加了,势力扩大了。但是,金寿山在1901年腊月三十夜半偷袭了张作霖。张作霖携带妻女率众突围,逃到了姜家屯,继而又逃往八角台。在逃往八角台的途中,身怀六甲的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张学良。那是1901年阴历四月十七日,阳历是1901年6月3日。

八角台(今属台安县)是个大集镇,商号有五十多家。本来张作霖是想从八角台借道投奔辽南的绿林冯德麟的,但是到了八角台,这四十多人就被留下了,借以保护地面。这都得益于张作霖的名声好,不扰民。商会会长张紫云对张作霖的名声早有耳闻,此次见面,看到张作霖北人南相,眉清目秀,且行止有矩,谈吐不俗,果然是名不虚传。就决心把他们留了下来。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原来八角台的头目张景惠主动让贤,甘居副职,张作霖做了团练长,地方的绅商也表赞成。从此,张作霖就在八角台落了脚。这里也成了他的发家地①。

接受点编

甲午战后乱了几年,1902年社会秩序逐步稳定。这两年张作霖苦心经营他的武装,势力有所扩展。他也尽职尽责,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同时,和当地绅商也相处融洽,得到他们的交口赞誉。但是,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地方自治武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按理张作霖的大团应予遣散,团民或回家务农,或进城经商。但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考虑到遣散这一武装,团民四散,可能危害地方。同时,他也和张作霖结下了友情,就想给他们找个出路。

为此,张紫云同有关人商量,拟将这一武装交给***,这个提议得到绅商的赞同。于是,他们向新民府知府增韫正式推荐张作霖,对张作霖大加赞扬。增韫知府接见了张作霖,张作霖以弟子身份行叩见礼,称增韫知府为老师。通过亲见和谈话,增韫感到张作霖是个温文尔雅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便命张作霖整理部武,将其带到新民听候点编。张作霖真是喜从天降。其实,张作霖的政治野心很大,他深知经营民团不是长久之计。他早就想“改邪归正”,被***收编。恰在此时,盛京将军增祺采纳了“化私团为公团”的建议,作出了“化盗为良”的决定。适逢其时,增韫知府的报告得到了盛京将军增祺的批准。

张作霖急忙回到八角台,积极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因为他和增韫说了大话,吹嘘自己有一营人马,实际才有一百多人。当时准许他组建250人的队伍。他便乘机开展组编活动。他吸收了辽西一些小股匪帮,如义县的张作相、黑山县的薄振声等,都参加了进来。人数够了,他就率队到新民府接受点编,成立了新民府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命张作霖为帮办(副营长),队伍仍驻八角台①。第二年,即1903年7月,张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队合并为巡防马步游击队,计485人。其中,骑兵2哨,步兵3哨。张作霖为管带(营长),张景惠为帮办(副营长),中哨哨官由张作霖兼任,前哨哨官为张作相,左哨哨官为汤玉麟,右哨哨官为王立有,后哨哨官为赵五把什②。哨官是连长。队伍亦移驻新民府,负责地方治安,并兼剿胡匪。就这样,张作霖由一个民团武装的头目摇身一变,而成为***官军的军官了。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依靠这支武装,他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

巧于应对

张作霖为人机敏,长于计谋。来到了新民府的生疏环境,他知道如何自处。他把争取增韫的信任摆在首位,投其所好,“馈以金钱”,执礼甚恭,服从命令,听从调遣。同时,笼络绅商,认真办事,约束部下,管理有方。这就深得知府增韫的赏识,被倚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又略施手腕,挤走了新民府的巡警局长王奉廷。没费太大的劲儿,他就控制了新民府的军事实权。在这方面,他表现了巧于应对的能力。

这个能力还表现在残酷的日俄战争中。1904年2月,在我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东北展开厮***。腐败的清***竟然宣布辽河以东为战区,以西为中立区。战争打响,哪还管什么中立区。日俄匪军烧***淫掠,无恶不作。土匪蜂起,百姓遭殃。处在辽西的新民府是个重镇,张作霖除了要维护境内的治安外,还在盘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他的原则是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本军”①。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反而扩编为3个营。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战争夹缝中生存的张作霖,充分显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政声颇佳,1906年张作霖又升官了。新任盛京将军赵尔巽和新任新民府知府沈金鉴下令,将张作霖的部队由3个营扩编为5个营,张作霖当上了统管5个营的统带(团长)。

计擒杜匪

成了官军的张作霖对为害地方的胡匪十分痛恨,极力剿***。在他的连年痛剿下,辽西的小股胡匪或被招抚,或被剿灭。就连党羽千余的大股悍匪田玉本也被张作霖部击毙,其徒众星散,百姓称快。

但是,还有一个奸诈凶残的土匪杜立三很难对付。杜立三盘踞在辽中县青麻坎。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官军拿他无法。他自称马上皇帝。在他盘踞的地方,随意封官许愿,老百姓见他称之为杜大人。实际上,他已经造成了割据之势。盛京将军赵尔巽曾下令“严密访拿”,几次派兵进剿,但都败下阵来。1907年清***在东北建立行省,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为了除掉这个心头之患,特派智谋之士知县殷鸿寿到新民府,去协助张作霖剿灭杜立三。

对杜立三是强攻还是智取,他们进行了仔细的商讨。杜立三自诩为马上皇帝,马上功夫了得。能双手使枪,弹无虚发。且城池坚固,徒众凶顽,关卡林立,防备极严。如像以前那样派兵强攻,恐师劳无功,难以奏效。因此,决定智取。他们设了一计。张作霖派人到辽中县送上一封贺信,祝贺杜立三被奉天省招抚,当上了大官,官位比张作霖还高。让杜立三速到新民府来面谒省里的招抚大员,以便到奉天向徐世昌总督致谢。杜立三有所察觉,不敢贸然行动。同他母亲和兄弟商量。他们也认为到新民风险很大,凶多吉少,都不主张他去。

此计落空。张作霖没有灰心,又生一计。他想到了黑山秀才杜泮林。杜泮林是张作霖的义父。张作霖在中安堡当保险队头目时,同绅士杜泮林结下交情,来往密切,关系甚笃。张作霖知道杜立三拜认杜泮林为同族叔,对其言听计从,十分尊重。张作霖就想打杜泮林的主意。他和殷鸿寿密谋,用杜泮林引诱杜立三上钩。

张作霖特地亲自到黑山把杜泮林接到新民府,并把他引见给省城大员殷鸿寿,以证明确实是省里招抚,并非虚构。又在新民街上,为杜泮林另设招待处,请杜泮林在招待处稍事休息,候杜立三来到之后,一同晋省。秀才杜泮林是老实人,不知是计,就给杜立三写了一封亲笔信,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有“游侠非终身之事,梁山岂久居之区;一经招安,不仅出人头地,亦且耀祖荣家”等语。

杜立三本来疑信参半,犹豫不定。突然得到他素来景仰的族叔的亲笔信,便疑念顿消,决定前往。于是,他在1907年6月6日仅率13人,作为随身护卫,由宋庆濂带领,奔向新民府,接受封官去了。他哪里知道此去是有去无回了。张作霖为了不出意外,事先做了周密布置。杜立三只身赴会,十分警惕。在晋见委员殷鸿寿时,他坐在背靠墙壁面对诸人的位置,同时两手插入兜内,握住枪柄,观察动静,以应突变。谈话完毕,殷高声喊道:“送客!”杜起身告辞,殷送至里屋门口,杜转身请殷“留步”时,刹那间,突被汤玉麟等几个壮汉按倒,下了双枪,死死捆住。事不宜迟,当晚就把杜立三在新民府西门外枪决了。其实,在这之前,张作霖早已派张景惠率大队人马,绕道台安八角台,做好进击杜立三老巢的准备。得到处决杜立三的消息后,张景惠等迅速出击杜立三的老巢。群龙无首,他的老巢辽中县青麻坎,被一举端掉①。除掉了杜立三,扫除了一大害,辽西匪患遂绝,人心称快。

杜立三这个多年啃不动的硬骨头,让张作霖轻而易举地剔除了。他采用的是智取的谋略。这里显示了张作霖的过人的智慧。得此消息,总督徐世昌喜出望外,上报清廷,为张作霖请奖。清廷除赏银五千两外,将张作霖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管辖马步5营。其他还有中路、左路、右路、后路等4路统领。张作霖成为东北旧军5个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之一,势力更加壮大了。

剿灭蒙患

1908年,徐世昌把剿匪得力的张作霖调到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去剿除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据有关人记载:“洮南一带系干燥的草原,草有一二尺高,一望无边。夏日蚊虫甚多,大者如蜜蜂,叮人很厉害。”“虽在夏天,都得用棉花把头包上,否则寸步难行。狼群更多,一群就是十几条。当时队里的通信人员(当时叫做跑拨子的)往往被狼吃掉,剩下马跑回来……蒙古军队都是一个人乘两匹马,骑一匹,备一匹,力量足,跑得也快。以上种种,都是蒙军优于汉军的地方,所以张作霖清剿蒙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洮南一带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是蒙匪活动的根据地。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民情,精于骑射,出没无常。他们行踪无定,多用奇袭,打了就跑,渺无踪迹。其中,有几股大的蒙匪,如白音大赉、牙仟、陶克陶胡等,都“扰害边疆,至数年之久,此剿彼窜,滋蔓难除,国家视为巨寇”。

这些“巨寇”不除,国家不得稳定,百姓不得安宁。张作霖当此重任,开始并不顺利。后来,他采用了强攻和智取两手策略,派人打入蒙匪内部,取得情报,而逐渐扭转了劣局。1909年,徐世昌看到张作霖的兵力不足,便给他扩编,增强他的实力。把5个营扩编为7个营,又将驻扎在洮南的孙烈臣部划归张作霖部。这样张作霖的部队增至3500人,成为东北的一支劲旅。

张作霖是个很知道感恩的人。受到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如此青睐、如此器重,他剿匪更加努力。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总结剿匪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规律。他本人也吃苦耐劳,身先士卒。因此,又经过年余苦战,终于将白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克陶胡赶到俄国。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此功是不可没的。

智进省城

在张作霖的政治生涯中,他于1911年智进奉天省城,是一大手笔。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是谓辛亥革命。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宣布独立。奉省的革命党人张榕、宁武、商震等早有活动,新军中也有吴禄贞、蓝天蔚等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东北革命党人群情振奋,准备积极响应。当时以蓝天蔚为协统(旅长)的新军第二混成旅驻扎在奉天的北大营,这是省城的惟一一支驻军。蓝天蔚又是革命党人,他如果抓住机会及时策动反正,可以立见成效的。他确实也在和革命党人张榕紧密磋商,秘密酝酿起义。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他们没有抓住先机。1911年5月赵尔巽又任东三省总督。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正在外视察,得到消息,便急忙赶回奉天,并连夜开会,研究对策。当他得知握有兵权的蓝天蔚等革命党人正在酝酿起义时,顿时吓得不知所措,表示他即将入关,也就是说,准备逃跑了。这时奉天省咨议局副议长袁金铠立即跪求劝阻,并建议重用巡防营旧军。这个建议使赵尔巽如获至宝,茅塞顿开。他思忖,地方巡防营的将领都是忠于他的守旧军人,同革命党人没有任何联系,正是他可以利用的镇压革命党人的军事力量。他立刻来了精神,马上密调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率部自通辽迅即来奉天,以防备革命党人起事。

然而,这个重要消息却被张作霖在奉的部下探知。这个人就是张作霖驻奉办事处处长张惠临。他深知事关重大,就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密报给张作霖。张作霖是个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在西北的洮南呆一辈子。为此,他早就在观察奉天省城的动静。他曾密嘱到奉天讲武堂学习的各营管带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注意省城的军政动向,并及时写信报告。同时,他对全国的政治形势也是极为关注的。得到这个重要消息,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这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当机立断,立即亲率所辖步骑7个营的全部人马,从洮南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路过辽源(郑家屯)时,吴俊升等出城迎接,张作霖与其虚与委蛇,未露实情。

到达奉天省城后,张作霖为争取主动,马上晋见赵尔巽,诚惶诚恐地说:“因局势紧张,惟恐总督陷于危境,迫不及待,率兵勤王。如总督认为未奉命令,擅自行动,甘愿接受惩处。”赵尔巽急需用兵,感到张作霖来得恰逢其时。张作霖又信誓旦旦地说:“请恩师听我部署,只要我张作霖还喘着一口气,我是愿以生命保护恩师,至死不渝。”①张作霖这一披肝沥胆的表态,深得赵尔巽的嘉许。因此,张作霖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得到夸奖。除补发调防令外,赵尔巽还命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以加强忠心耿耿的张作霖的军力。这样,张作霖就统率15个营的兵马了。到此,张作霖实质上已经是奉省现有部队最大的军事力量的首领了。我们不难看出,张作霖关注信息,研究形势,抓住时机,闻风而动,显示了他的不同常人之处。

持枪赴会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有了张作霖这个拥有军事实力的保镖,就有恃无恐了。他们先是迫使新军将领通过了赵尔巽提出的“保境安民”的主张。这个主张实质是反对革命,继续保皇。继而又在奉天国民保安公会上贯彻赵尔巽的保皇主张,成立了由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会长的奉天国民保安公会,这是换汤不换药,继续代表清廷行使皇权。在这个过程中,张作霖都扮演了一个流氓打手的角色。

武昌起义爆发不久,奉天省的革命党人都云集省城,研究运用何种方式响应武昌首义。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得出采取和平手段,进行东北革命,即“谋运用政治手腕,实现东三省革命”①。革命党人的首领蓝天蔚、吴景濂等事先密议,用会议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夺取东北政权。拟由吴景濂以奉天省咨议局议长的名义,召集省城各界领导人开会,在会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一个方案,以维持治安为名,成立奉天全省保安会,逼走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然后推举蓝天蔚为关外都督,吴景濂为奉天省民政长,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完成东三省革命。如果“东北大局既定,继进兵关内,会师燕郊,直捣虏穴”①。幼稚的革命党人以为采取会议表决的方式,就可以一举夺得东北大权。

吴景濂就是这样想的。吴景濂,奉天省兴城人,1873年生。京师大学堂毕业。任奉天两级师范学堂监督,奉天教育会会长。1909年任奉天咨议局议员,后任议长。他思想维新,倾向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吴景濂于1911年11月12日,以他的名义召开保安大会,绅商各界到会的有二百多人。赵尔巽到会,他带来了张作霖。会上还有他的支持者,如袁金铠等。袁金铠,奉天省辽阳人。1909年任奉天咨议局副议长,他是赵尔巽一党。

此次会议,老辣的赵尔巽也早有准备。他派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布置人马,持枪待命,明施压力。张作霖则持枪赴会,满脸***气。会场气氛,非常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革命党人并没有胆怯,而是慷慨陈词,主张脱离清廷,宣布独立。赵尔巽极为不满,表示坚决反对。他说:“你们要搞自治还可以商量,独立?怕有未便吧?”他的话还没讲完,就被革命党人的发言驳回,革命党人强烈要求赵尔巽宣布独立。

这时,张作霖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把**往桌子上一拍,蛮横凶恶地叫道:“我张某身为军人,只知听命保护大帅。倘有不平,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它是不交朋友的。”这是个信号,会场四周他的党徒,均立刻抽出**,情况极为险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办法再讨论下去了。倾向革命的议员,都愤然纷纷离开会场。但这也就等于把这个会议的主动权让给了保皇派。

会议一度中断,后又复会。这时由赵尔巽的党羽袁金铠以副议长的身份主持会议,会议意见自然一边倒。最终成立了奉天国民保安公会,赵尔巽任会长,伍祥祯、吴景濂任副会长,袁金铠任参议总长,蒋方震、张榕任参议副长。这个保安公会实质是个变相的保皇会。他的会长仍然是东三省总督兼东三省将军和奉天巡抚赵尔巽,东北大权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而革命党人吴景濂、蒋方震和张榕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摆设罢了。而张作霖则当上了保安公会军政部副部长,取得了军事实权,这一回合,幼稚的革命党人没有斗过老辣的保皇党人。革命的路还很长。

挤走天蔚

蓝天蔚,字秀豪,湖北黄陂人,1878年生。1902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4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任同盟会辽东支部负责人。1910年任东北第二混成协协统(旅长),是个坚定的革命党人。此次会议本来是蓝天蔚等发起,目的是推举蓝天蔚为关外都督。但不承想,却让赵尔巽占了上风。

赵尔巽深知兵权的重要,他必须立刻剥夺蓝天蔚的兵权。于是,他于成立保安公会的第二天,即1911年11月13日,向袁世凯发一密电:“此军即令聂汝清暂兼协统,并留奉防,可保目前治安。”①这就是说,第二混成协的协统由原任该协标统(团长)的聂汝清担任了。这个聂汝清是个顽固守旧的军人,坚决反对革命,是赵尔巽最放心的忠于他的奴才。赵尔巽把第二协的兵权交给了他。

还不止此。这个老奸巨猾的赵尔巽还把蓝天蔚挤到了关内,让他远离东北,以免在他的眼皮底下变生事端。他的手法是很高妙的。在成立保安公会的第三天,即1911年11月14日,赵尔巽就以考察的名义,把蓝天蔚派到了关内。赵尔巽给蓝天蔚下了一个札令:“查有第二混成协蓝统领天蔚,志趣远大,识见明敏,堪以派赴东南各省考察此次战事之实情、公众之意见,并传布奉省保安会宗旨,以谋国民之幸福。为此,札委札到该协统,即便遵照,克日前往妥办,随时报告。”

就这样,赵尔巽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把蓝天蔚挤走了。但在外界看来,好像是给蓝天蔚委以重任似的。把拟任关外都督的人选撵到了关内,使关外的革命没有了领袖,赵尔巽的这一着是够狠毒的了。在挤走蓝天蔚的过程中,张作霖曾与蓝天蔚发生冲突,张作霖想下掉蓝天蔚的枪,被赵尔巽假意制止。但这一举动,也给蓝天蔚构成了威胁。张作霖是挤走蓝天蔚的帮凶。

上一篇:余额宝提现多久到账

下一篇:养老保险经

其他文章

  • 一生尽芳华是什么意思
  • 阳角阴角什么意思(阳角)
  • 国考补录是直接进面试吗国考面试失败能补录吗
  • 天堂在下雨
  •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图片带字(2021七月你好的唯美句子短句)
  •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
  • 滴滴出行里面的快车和出租车有什么区别
  • 谁认真谁就输了
  • 什么是人员类型
  • 灼灼其华的深意是什么
  • 四会属于什么
  • 肇庆龙母庙开放时间
  • important是什么意思
  • 翟天临再谈知网事件,他说了什么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论文
  • 卡路里等于多少脂肪
  • 鳉鱼读音是什么
  • 百般抵赖近义词
  • 《昆虫记》读后感300字
  • VoLTE收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