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尾生抱柱(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意思是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尾生抱柱,至死方休。出自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顾茫茫水世界,不见姑娘踪影。但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再说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后伺机夤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阴阳相隔,生死一体,哭罢,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江中,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什么是“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

基础释义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详细释义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示例】: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近义词:尾生丧身[wěishēngsàngshēn]。

典故”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出自《庄子·盗跖》。《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全诗(节选)如下:

世之所谓贤士,莫若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译文如下:

世人所称道的贤士,就如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让了孤竹国的君位,却饿死在首阳山,尸体都未能埋葬。鲍焦着意清高非议世事,竟抱着树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进谏不被采纳,背着石块投河而死,尸体被鱼鳖吃掉。

介子推算是最忠诚的了,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文公返国后却背弃了他,介子推一怒之下逃出都城隐居山林,也抱着树木焚烧而死。尾生跟一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有如期赴约,河水涌来尾生却不离去,竟抱着桥柱子而淹死。

这以上的六个人,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猪以及拿着瓢到处乞讨的乞丐相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重视名节轻生赴死,不顾念身体和寿命的人。

扩展资料: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

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

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顾茫茫水世界,不见姑娘踪影。但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最终被活活淹死。再说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后伺机夤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

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阴阳相隔,生死一体,哭罢,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江中,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杂篇·盗跖

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

尾生抱柱是贬义词。

尾生抱柱,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盗跖》。这则成语是说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用以比喻坚守信约,至死不渝或固执而不知变通的守信。其自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成语出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战国·庄周《庄子·盗跖》)后人据此典故提炼出成语“尾生抱柱”,亦作“尾生之信”。

成语寓意:尾生抱柱这则典故中痴情的尾生为守约而甘心淹死,表明了爱情的力量之大。同时尾生用他的死向世人宣告:“信约重于生命”。对尾生之死,古人褒贬不一。倾力褒者,政客、儒人、浪漫的文人骚客,并希望人们效法尾生守约不变,不惜送命。诗仙李白赞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南朝萧衍感慨:“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上一篇:农村医疗新政策

下一篇:汽车保养费用排行

其他文章

  • 遗憾为题写作文600
  • 临洮县都有那几个乡镇
  • 九江哪里的工厂最多
  • 小时候吃的零食
  • 阿迪贝壳头成分
  • 飚车世界好玩吗
  • 童年100个经典游戏
  • 减费让利是什么意思(让利是什么意思)
  • 三菱plc学习软件(三菱plc应用软件)
  • 长沙理工大学106专业组有什么
  • 刚入群聊怎么自我介绍
  • 半壶纱适合什么人听
  • 一年级自制数学绘本我的一天
  • 1126生日的艺人
  • 曲阜什么南大学
  • 忽然之间发行时间(忽然之间什么时候发行的)
  • 为什么农村的电工一般都很富裕
  • 如何做生意赚钱
  • 范丞丞为什么叫福西西
  • 佳帝108胶水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