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尼赫鲁(赫鲁晓夫)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尼赫鲁的执政生涯,为何会在1962年之后戛然而止?

作为印度的开国领袖,尼赫鲁显然有着过人之处。他不但为印度的独立运动,做出巨大贡献,在印度立国后,还与中国一起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世界和平的推动也有功劳。

尼赫鲁出生于印度婆罗门家庭,身份尊贵,早年间赴英国留学,随后回到印度,独立运动之后,成为印度立国的第一位总理。

尼克松曾评价尼赫鲁,说他:“才华出众,目空一切,贵族气息重,脾气暴躁,高傲自负”,强烈的优越感之下,让尼赫鲁对外十分自信。

印度和中国曾有过一段友好时光,自1951年起,印度一反常态,开始挑衅中国边疆领土,面对侵略,我国一让再让,希望印度及时改过自新,可无奈并无用处,中印自卫反击战还是爆发了,也正是这场战争,葬送了尼赫鲁的执政生涯。

早年留学英国,受到先进的思想熏陶

印度曾被英国长期殖民,那段时期,印度国内尊贵富裕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往英国留学,尼赫鲁也不例外。

1907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主修自然学科,平日里对政治涉足很深,3年后,尼赫鲁攻读律师专业,并成功拿到律师执照。

长期留学海外,让尼赫鲁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他的思想形态发生了变化。回到印度后,他开始追随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印度独立。

1948年,甘地被刺***,两年后,尼赫鲁的政治对手萨达尔病逝,这无疑让他成为印度最高政治权威,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成为开国总理。

连续三届大选,尼赫鲁一直连任,成为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执政初期,他的外交手段很高明,成效也十分显著,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错。可慢慢的,因为尼赫鲁个人的性格,他的手段开始独断专行、高傲自负,急不可耐地想要对外入侵。

印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中国。边境线上的骚乱、频繁的骚动,都只是霸权主义的苗头,面对印方的挑衅,中国多次提出合理、和平的解决方法。然而,面对我国的克制,印度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以为中国不过一团棉花,1962年,印度再次发起边境冲突,开枪伤人,我国终于不再忍耐。

多次忍让之下,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

1962年,经过周密部署,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这场战争时间很短,自10月20日起,到11月21日就基本结束了,印度士兵没想到,原先被他们嘲讽,是“没有胡子的娃娃兵”的中**队如此强悍,短短数月间,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战争以印度惨败告终,随后,中国将其设立在境内的据点全部清除,并且发表声明宣布停火,主动向后撤军,还把缴获的武器、物资,全部归还了印度,不仅如此,在1963年,3900多名俘虏也被释放回国。

这场对印反击战,在维护了我国领土完整、国家尊严的同时,狠狠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思想,将他的“大印度联邦”梦也打醒了。

1962年后,尼赫鲁***也改变了外交策略,“不结盟政策”成为泡影,开始迅速向美国靠拢。并且还与苏联签订了双边条约。

条约中如此规定:双方保证不向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共同协商。以此来“间接”维护国家的安全,由此可见,印度再也不复当年。

昔日风光不再,尼赫鲁郁郁而终

同样受到重挫的,还有*****尼赫鲁。印度立国独立,曾将尼赫鲁的雄心壮志宣扬全球,他甚至在演讲中说:“印度将日益成为亚洲的轴心”。作为亚洲第一个,迈入铁路时代的国家,这样的未来似乎翘首以待。

可在战争后,他的国际威望已然不在,国内的声望也急速下跌,面对国会议员们的指责,时常心情低落,在1963年,他在国大党会议上曾说:“印度从这场战争中,学到了世界容不下弱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这句话充满懊悔、自责,与之前的自负骄傲产生了巨大反差。

1964年,面对终日里巨大的精神压力,尼赫鲁终于坚持不住,在布巴内斯瓦尔召开国大党年会时,尼赫鲁突然中风,经治疗后仍旧左侧瘫痪。同年5月,尼赫鲁离开人世。

面对崭新的中国,印度并未有多大了解,我们一步又一步的忍让,并非是因为胆小怯懦,而是在足够的实力下,给印度一次又一次机会,尼赫鲁却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弱小好欺负,到了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最初对华友好的尼赫鲁,为何晚年却一反常态?

尼赫鲁是印度总理,虽然对中国一直都非常的友好,但是却发起了中印边境冲突。这次事件发生在1962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印度发生了很多事情,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大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更像是在转移矛盾。

虽然尼赫鲁在从政期间,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他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尼赫鲁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当中,同时他获得了去别的国家留学的机会。正是在这期间,他意识到印度需要独立。在印度民众的支持下,他终于走上了总理的位置。虽然印度一直在不断的挑衅,但是当初选择的是忍让。希望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因为并不想发动其他的战争。但是印度方面却变得越来越***,最终将印度军人赶了回去。

虽然印度已经获得了主权,在国际上拥有较好的声誉,但是受到了殖民地的影响。同时他并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印度并不能和他国进行对抗,这样一定会失败。虽然获得了一些国家的支持,觉得此时是攻击的好时间,但是他错误的预估了形势。虽然尼赫鲁一直在强调和平,而且对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但是心里却有一些其他的小算盘。相信他通过这次战争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

印度在收复果阿地区的时候,没有耗费巨大的时间以及精力。并且将这场战斗起名为胜利行动,在短短的36个小时之内就打败了葡萄牙的军队,并且损失了少量的精力。但是他仍然没有了解到中国真正的军事实力。他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漏洞,西方人的概念深植于心。他一直想要找出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却选错了位置。

中印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尼赫鲁为何突然挑起争端?

中印战争爆发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印度统治者尼赫鲁是成长于英国殖民时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种扩张主义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针对中国的边境。再加上当时的印度国内的整体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其实因为殖民统治让印度也积攒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也引发了贫富矛盾和经济矛盾,所以为了转嫁这种矛盾,尼赫鲁也就选择了挑起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冲突。与此同时在尼赫鲁挑起边境冲突的时候,也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大力支持,这两个大国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军火,还提供了一些巨额的贷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让中印发生了战争。

在1962年的时候,印度的军队公然的跨过河流来进攻中国的边哨所,公开表示此举印度进攻中国的边界,是为了要恢复印度领土的完整性,在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军队也只能够被动的进行应战来进行保护边防的安危。后来随着印度不断的进攻中国边境,也逐渐的让这场战争演变得越来越大,并且还一直想要对中国的军队来进行污蔑。

在中印战争之前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整体上也是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当中,却没想到的是尼赫鲁此次所做出来的行为确实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并没有大局观。因为我们国家一直坚持的都是和平共处5项原则,对此尼赫鲁也表示了赞同,并且从整个历史上来看中国跟印度本身就是非常相似的存在,都曾是帝国主义殖民的迫害,更应该统一战线,来对抗有野心的帝国主义,而不是选择自相残***。

最后这场战争的结局就是印度必须要为自己的所做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中国的军队也对印度军队实施了武装反击,战争结局也毫无悬念,必然是中国胜利。

尼赫鲁岁数

75岁。尼赫鲁岁数75岁。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Nehru),男,1889年11月14日出生于***阿巴德市,印度开国总理。1905年尼赫鲁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是印度开国总理,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尼赫鲁港的介绍是什么?

尼赫鲁港(JNPT)原先为了减轻孟买港的超负荷运转而作为孟买港的卫星港建立,在经历14年的短暂发展历程后,现在不但成为印度的主要集装箱港口,而且还实际上威胁到孟买港的生存。尼赫鲁港(JNPT)2002年全球集装箱港排名29位。由于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上的长足进展将推动尼赫鲁港(JNPT)跻身全球集装箱港排名25强。

尼赫鲁港(JNPT)2005年吞吐量为2,670,000TEU,比上年增长12.7%, 世界排名第三十二位。尼赫鲁港(JNPT)年吞吐量平稳地保持着2位数的增长速度。

2006年第一季度尼赫鲁港(JNPT)的吞吐量同比增长了15.7%,今年该港有望突破300万TEU。由马士基和印度Concor 集装箱码头联手合资的Gateway 印度集装箱码头,其年吞吐能力已达到了300万TEU。同时,尼赫鲁港(JNPT)口局计划再新建一个码头,尼赫鲁港口集团将占51%的股份,到2012年该工程完工后,其吞吐能力将增加400万TEU。Gateway 印度集装箱码头属于私企,尼赫鲁港口集团和迪拜世界港口的Nhava Sheva集装箱码头则是印度的国有企业。这些国企引领着尼赫鲁港的运输市场。

【拓展】

尼赫鲁港全名为加瓦拉尔·尼赫鲁港,英文缩写是JNPT,港口英文全称是JAWAHARLAL NEHRU PORT,尼赫鲁港(JNPT)在印度南部,经纬度为18 ° 57'0"N,73 ° 8'0"E,时差在-5:30左右,泊位池水12.5米。

尼赫鲁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为何却和甘地产生了分歧?

引言: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二战,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二战中的一些小细节。关于尼赫鲁和甘地,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两个人,但是并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关系。虽然尼赫鲁和甘地都是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的,但是尼赫鲁和甘地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之所以尼赫鲁和甘地产生了分歧,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理想社会的建设。

在理想社会的建设上,尼赫鲁和甘地存在着不同的想法。甘地想要建设一种没有暴力的社会,而尼赫鲁想要建设的是一种人人均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由于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尼赫鲁和甘地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事情不一样,尼赫鲁和甘地存在很大的分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现实社会的建设。在现实生活的建设中,甘地想要复兴印度的农村,而尼赫鲁想要争取民族自由。

虽然尼赫鲁可以接受甘地的领导,但是尼赫鲁也提出了与甘地不同的想法。第三个方面就是印度民族和民主运动。由于印度曾经是殖民地,印度不仅想要获得民族独立,而且想要进行民主活动。虽然尼赫鲁和甘地都是为了印度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尼赫鲁和甘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由此可见,之所以尼赫鲁和甘地会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两人在观念和实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虽然甘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领袖,但是尼赫鲁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领袖。由于甘地和尼赫鲁都是非常优秀的印度领袖,甘地和尼赫鲁肯定有独特的地方。虽然甘地和尼赫鲁都促进了印度的发展,但是在有些方面,两人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甘地和尼赫鲁都为了印度鞠躬尽瘁,人们不仅非常尊重甘地和尼赫鲁,而且经常会举办活动纪念他们。

上一篇:异地社保卡纳入武汉需要什么

下一篇:左侧交易什么意思

其他文章

  •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地址
  • 博学测评系统报名入口
  • 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 前门步行街游玩攻略
  • 藏戏中的蓝色面具代表什么
  • 斯帕是什么保健
  • PVC的价格
  • 空镜子的演员
  • ball什么意思
  • 鲁是哪个省的简称鲁是哪个省份的简称
  • 光遇夜行季面具怎么获得
  • 动物卫生监督所有行政执法权吗
  • 加班的英文
  • 会越来越富的女人面相 好命女人有啥样的特征
  • 化州市第一中学的介绍
  • 狂飙石磊的扮演者是谁
  • 中翻英和英翻中的难点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教学质量好不好
  • 用哪里怎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