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项目-纳税调减项目)×适用税率(25%/20%/15%/10%)。

所得税

所得税,是指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总称。有些国家以公司为课税的称作企业课税,这经常被称为公司税,或公司收入税,或营利事业综合所得税。

所得税不同于个人应税收入的定义和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应税收入的百分比,有时税收,工资收入和意外收入(如彩票中奖)分别征税。所得税,又称所得税和所得税,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各种收入征收的税种。

所得税(香港被称为“所得税”,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称为“所得税”,英国所得税)是一种税种,根据自然人,公司或法人的应税单位。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税率制度,例如累进税率和单一的统一税率。

所得税是指所有收入对象的总称。在一些国家,公司税被称为公司税,通常被称为公司税,或企业所得税,或营利性企业的综合所得税。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

一、当期应缴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1)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额±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纳税调整减少项目金额。

(2)企业利润表中核算所得税,主要是为了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缴所得税。

二、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

关注本站中级会计职称频道,最新资讯等你来看。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上一篇:300142股票怎么样? 股票3001429

下一篇:老师,在吗?银期转账单天有时间规定吗?

其他文章

  • 教师节黑板报主题
  • “潘”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 于漪事迹介绍关于于漪事迹介绍
  • 德国英语单词怎么读
  • 五连绝世是什么意思
  • 甭是什么意思
  • 万达影城通用券怎么买
  • 《大汉天子》中的主演现在都怎么样
  • 高州潘州中学的联系电话是多少
  • 燃气灶十大牌子
  • 新时代青年放飞青春梦想主题作文5篇
  • 描写雪花飞舞的句子25句
  • 形容人不老的词语
  • 和平精英怎么邀好友围观
  • 为什么叫椰宝
  • 本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小学图形数学题
  • 助人者天助之出自什么古文
  • 蹴鞠是始于哪个朝代
  • 摩尔庄园手游挤奶方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