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话(老南京话俗称白话是南京城)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 1、南京话的新老之分
- 2、云南话是老南京话吗
- 3、老南京话大全
- 4、南京方言有什么?
南京话的新老之分
老南京话,即一般所指的“地道的南京话”,俗称“白话”,是明清两代南方官话的代表方言它和北方官话的最大不同,在于保存了入声系统。往往被称为“真正正宗的南京话”。老南京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的南京本地居民社区,流行于城南及城西的老南京居民中。此外,古代南京居民移居外地而传统保持较好的群体,如西南地区屯堡“京族”的屯堡话,和老南京话有接近的地方。
南京话历史上的南京话曾是明清时期的官话,今天南京话在文化界影响较大的是南京白局。
南京话受北方官话影响很大,今天的南京方言(主要指南京市区)在音系上非常接近北方官话。虽然南京地处江淮方言区的南端(再往南往东就是吴语区),但是南京话却较其他地区的江淮官话更容易被接受。在听感上,南京话和江淮官话有相似之处。 在今天的南京市区,并存着两种南京话,称为“老南京话”(被称为“地道的南京话”)、“新南京话”(一般所指的“南京话”) 。所谓“新”、“老”,也仅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不断变迁的话音则没有意义。
当前南京城区同时并存着老南京话社区、新南京话社区和普通话社区。普通话和新南京话之间很容易沟通,而和老南京话则稍难沟通。老南京话声母分尖团,而新南京话受普通话的影响,不分尖团。
新南京话,由于流行范围大于老城区的老南京话,如今往往直接称为“南京话”。南京话属于中国南方东部官话中的江淮方言,重要特点为保留入声。南京官话有五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不过入声韵尾-p、-t、-k消失,而古鼻音韵尾-m、-n、-ng和韵腹合成鼻化元音(如“安”读如atilde;),也有人一概说成-ng。除入声字外,其声调系统与北京话对应紧密。 南京白话和新派的南京话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老派的南京话有尖团之分,而今天60岁以下的南京人已经不能够区分。如,老派南京话中,“江”和“浆”,“千”和“牵”都是不同音的,而如今它们都同音。
2,老派的儿化音很丰富,新派的儿化音在消失之中,这可能是受附近扬州、镇江、芜湖以及南京郊区的江浦、六合方言的影响(这些方言都无儿化)。
3,老派的翘舌音zh,ch,sh r有区分,如:“张”与“脏”,“竹”与“足”都不同音。而新派的翘舌音只出如今i和e前。如:“迟”和“词”能区分,而“张”和“脏”不区分。
4,老派的an,ang不能区分,如“关=光”,而新派受普通话的影响,则能够区分。
5, 普通话中读e的非入声麻韵字今天的年轻人都读成如普通话的e,而老派则读[E]或[EI];普通话里读e的果摄字,老派都读[o],而新派[o]和[γ]任意读。 南京城区的方言,在东南西北都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有时候两个南京人相互对话,都认为对方不是纯正南京人。城北的下关话和市中心的话有小区别,而出了中华门,差异更加明显。江宁郊区的话和南京城区话就不是一个味道了,所以江宁人说话常常被南京人说“土”。同样地,江北的六合,江浦说话也和城区有一些差异,而更接近滁州南部地区的南京片口音。江浦话“去”说成kei,而南京话则直接照普通话读成qu。有时候同一个字,在南京的不同地方,读音也不相同。
今天南京城区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会说纯正的南京话了,这一点就连南京人本人也承认自己说的是“南普”。而江宁,江浦等地还保留着比较正宗的方音土语,但是由于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的缘故,郊区人到了南京市区也会改说不纯正的带有普通话味道的“南普”,或者直接讲普通话。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多久,这种正宗的南京白话就再也听不到了。在南京话说唱歌曲《喝馄饨》、《挤公交》、《你好***》中有典型的南京话。 南京话现今虽划分为江淮官话,但与江淮官话仍有不少差别。
南京话和周围的江淮官话主要表如今语音差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南京话的咸山摄一二等合并为一个韵“a~”,和普通话一样。但是周围的江淮官话仍然能够区分。例如:普通话和南京话中,“半”=“办”,“关”=“官”。而扬州话,淮安话里它们则不同韵。
2,南京话老老派有尖团之分,而扬州话与淮安话等则没有尖团之分。
3,南京话中an,ang不分,而扬州话没有这种情况。
4,南京话有高元音配入声的情况,而附近方言皆无。
云南话是老南京话吗
云南话有一部分是老南京话,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时期,三十万人从南京出发***到云南,散布云南的各个角落,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云南人还说着老南京话。
老南京话俗称"白话",即一般所称的"地道的南京话",是明清两代的南方官话的代表方言。它和北方官话的最大不同是保存了入声系统。老南京话主要存在于老南京人聚居的南京老城区,以及句容市境内,流行于城南及城西的老南京居民中。
老南京话大全
l、多大事(满不在手)
2、稀奇巴啦(有啥了不起)
3、小气巴啦(说人小气)
4、吓人巴啦(不屑说别人吓人)
5、神气巴啦(蔑视别人成绩)
6、鬼糊鬼(不用心)
7、抬腿(离开原地)
8、邋里邋瓜〔不讲卫生)
9、湿搭子(喜欢和人套近乎)
10、拾里八搭(喜欢瞎搭话)
11、雾躁(天闷热)
12、好吃歹吃(拼命吃)
13、古里古怪(脾气不好)
14、阿是啊(是不是)
15、韶得不得了(话太多)
16、啰里巴嗦(说话不得要领)
17、犯嫌(惹人讨厌)
18、呱呱(脚天)
19、撑死了(吃得太饱)
20、乖乖隆地咚(赞叹)
20、死走(赶人走)
21、小头鬼(办事不大方)
22、花头精(滑头、小聪明)
23、呵使的(不屑一顾)
24、赖痞子(耍无赖)
25、龙里隆冬(老了)
26、不对箍子(说话办事不对路)
27、黑漆嘛乌(夜黑得很)
28、假嘛假嘛(假模假样)
29、兴得一头核子(得意态形)
30、五二歹鬼(专讨人便宜)
31、人五人六(混得像个人样)
32、不三不四(不正经)
33、小儿科(小气)
34、酸不啦叽(说话办事不爽快)
35、斯儿(先生)
36、等一刻(等一会儿)
37、五郎神(太放肆)
38、刷刮(做事漂亮、利索)
39、癔怪(打扮过分,难看)
40、小把戏(小孩)
41、擂堆〔不会做事)
42、兮大流干(漫不经心)
43、吵窝子〔吵架)
44、木骨、木里十骨(粗心,莽撞)
45、胎气〔大气、够意思)
46、骨怵(难看不舒服)
47、瘆人(看起来害怕)
48、嘎鼓(不好交拄)
49、流尸(不务正业)
50、跩样(像鸭子走路一样得意)
51、冇冇了(没有了)
52、烧包(炫耀、卖弄)
53、屁儿汤(卖嘴皮子)
54、抬麦子〔捡便宜)
55、瓦一勺子(扮一把)
56、有两把刷子(有点本领)
57、不上路子(不按规矩办)
58、宰凯子(坑害不懂之人)
59、篓子(水平差)
60、大萝卜(憨厚、实在)
61、悠着点(慢慢来)
62、公鸡头(小男孩)
63、炮筒子(直性子)
64、闷头鸡(不大说话性格内向)
65、小兵癞子(地位低的人)
66、老油子(资格老、倚老卖老)
67、嘎扎窝(腋下)
68、手指抹头(手指)
69、肚脐儿(肚脐)
70、活丑(办事遇尴尬,出洋相)
71、捞痞子(抵赖)
72、笃定(肯定)
73、歇得了(不成功)
74、刮刮叫(很好)
75、宜当(舒服)
76、绝对(好极了)
77、革革正正(穿衣整洁)
78、挤挤杠杠(说话冲人不合群)
79、小奸小坏(尖刻、耍心眼)
80、海里胡天(不着边际乱吹牛)
81、少一窍(不会做事,愚钝)
82、啬皮格儿(斤斤计校)
83、老嘎嘎(做事老到)
84、手到摘拿(很有把握)
85、嘀嘀嗒嗒(做事太施拉)
86、毛里毛糙(粗心)
87、洋乎〔骄傲)
88、硬正(不求人)
89、热燥(热闹)
90、二胡(有点傻气)
91、踩屎(例霉)〕
92、活得儿(过一会儿)
93、筋瘦鬼(人太瘦)
94、几钱(多少钱)
95、多展子(什么时候)
96、晓迪(知道)
97、俄过(相差)
98、来斯(好)
99、肉头(固执、不听话) 100、二半料子(半桶水) 101、马急(马上)
102、咋乎咋乎〔虚张声势) 103、不出趟(怕难为情) 104、正儿八经(貌似公允) 105、姨里姨娘(娘娘腔说话) 106、抖抖呵呵(害怕、担心) 107、纰漏筒子(尽出差楷) 108、鬼觑鬼觑(行为诡秘)
109、神头鬼脸(形容人神气) 110、鬼画符(乱涂乱画)
111、捣鬼(说私话)
112、格是(是不是)
113、二五郎当(做事出格) 114、人来疯(小孩见来人兴奋) 115、糊得人(骗人)
116、脏乌(乱来)
117、将将好(正好)
118、烦不了(不想了,就这样干) 119、作骰子(骗人、设假) 120、不胎气(为人不真诚) 121、邪头八角(刺头,喜欢搞乱) 122、不作兴(不应当)
123、将就(凑合)
124、鼻涕捏子(手帕)
125、里外里(豁出去了)
126、吃包子(吃亏)
127、不能急了(忍无可忍) 128、乖乖(赞叹)
129、五歹〔质量差,人不好) 130、呵儿屁(拍马屁)
131、颠了(悄然离去)
132、会摆(善作秀)
133、骚包(喜欢卖弄)
134、夹生(不合群,脾气古怪) 135、喉咙管儿太深(贪得无厌) 136、跟屁虫(跟人后低三下四) 137、算个户头(有一席之地) 138、鼻子不来风(气得厉害) 139、没得哈气(奈何不了) 140、抹不直(心里疙瘩解不开) 141、歹理(数量多)
142、花你(戏弄诓骗人家) 143、鸡头果(小个子)
144、刮鼻子(挨批评)
145、小炮子子(小孩)
146、甩子(不正经)
147、脏死巴堂(脏、乱)
南京方言有什么?
1.南京官话
南京大部分地区通行南京官话。
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加之六朝以来***文化上的优越意识,清代中叶之前历朝的中国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所传授和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2.吴方言
高淳区大部、溧水区南部地区的方言则通行吴方言。
扩展资料:
南京地区在六朝之前通行的吴音或庶音,中原汉族于五胡乱华时期南迁,北方士族带来的洛阳读书音受本地语音影响形成金陵士音,成为中古汉语音系的代表音之一。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有明一朝,始终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
南京官话影响远及汉字文化圈诸国,如日本、朝鲜等国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如日本的日文汉字读音的“吴音”。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也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当时传教士麦嘉湖称官话以“南京腔为各腔主脑”,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话
上一篇:农业银行6位数网点代码
下一篇:怎么看大盘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