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野史的读音(怙恶不悛的读音)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 1、稗官野史的读音
- 2、稗官野史有什么意思?稗官野史的拼音是什么
- 3、“稗”的读音是什么?
- 4、稗怎么读
稗官野史的读音
1、稗官野史的读音:bài guān yě shǐ。解释: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2、稗官野吏,读音是bài guān yě lì,汉语词语,指记载逸闻趣事的文字。
3、成语稗官野史读音bàiguānyěshǐ释义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4、稗官的读音是:bàiguān。稗官的拼音是:bàiguān。结构是:稗(左右结构)官(上下结构)。注音是:ㄅㄞ_ㄍㄨㄢ。
5、稗史的读音是:bàishǐ。稗史的拼音是:bàishǐ。注音是:ㄅㄞ_ㄕˇ。结构是:稗(左右结构)史(独体结构)。
稗官野史有什么意思?稗官野史的拼音是什么
1、稗官野史的意思是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稗官野史,汉语成语,拼音是bài guān yě shǐ,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回。
2、稗官野史拼音:[bài guān yě shǐ]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稗官野史_百度汉语 [释义]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3、稗官野史,汉语成语,拼音是bài guān yě shǐ,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出自《汉书·艺文志》。
4、稗官野史的读音:bài guān yě shǐ。解释: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稗”的读音是什么?
1、稗,读 bài ,亦称稗子、稗草,为禾本科植物。根、苗有调经止血作用,种子可益气健脾。植株高50-150厘米,须根庞大;茎丛生,光滑无毛。
2、“稗”的读音为[bài],主要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也喻微小的琐碎的意思。稗子[bài zi]①(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稻;果实像黍米。是稻田害草。
3、“稗”的读音是[bài]。释义: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喻微小的,琐碎的:~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稗说【bài shuō】野史和民间传说。
稗怎么读
1、稗拼音:bài 基本信息:部首:禾,四角码:26940,仓颉:hdhwj 86五笔:trtf,98五笔:trtf,郑码:MFNE 统一码:7A17,总笔画数:13 基本解释: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
2、稗,读 bài ,亦称稗子、稗草,为禾本科植物。根、苗有调经止血作用,种子可益气健脾。植株高50-150厘米,须根庞大;茎丛生,光滑无毛。
3、拼音:bài 部首:禾,四角码:26940,仓颉:hdhwj 86五笔:trtf,98五笔:trtf,郑码:MFNE 统一码:7A17,总笔画数:13,笔顺:3123432511312 释义: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
4、稗拼音:[bài] ;稗是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高可达150厘米,光滑无毛,叶鞘疏松裹秆,平滑无毛,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缺;叶片扁平,线形,无毛,边缘粗糙。
上一篇:网贷逾期上征信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厦门银行房贷逾期多久会被上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