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菲利普斯曲线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 Philpps)在英国杂志《经济学》上发表了一篇使他成名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菲利普斯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菲利普斯说明了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考察通货膨胀是根据名义工资而不是物价,但就我们的目的而言,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重要,因为这两种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同时变动的菲利普斯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通货膨胀和关业以一种经济学家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方式相关联。

虽然菲利普斯的发现是基于英国的数据,但研究者很快就把这个发现扩展到其他国家。在菲利普斯的文章发表后两年,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们用美国的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他们的推理是,这种相关性的产生是因为低失业与高总需求相关,而很高的总需求会给整个经济带来工资与物价上升的压力。萨缪尔森和索洛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B点通货膨胀率低而失业率高,在A点通货膨胀率高而失业率低。因此某些国家的决策者可以选择这条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提高失业率或降低通货膨胀,很多决策者更向往的是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并存,从菲利普斯曲线历史数据表明这边现象组合显然是不太可能达成的。所以很国家经济的决策者会在通胀和失业率中权衡取舍,以至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菲利普斯曲线名词解释

上一篇:第二高峰是什么峰

下一篇:社保知识:医保卡在哪里办

其他文章

  • 鲁美学费一年多少
  • cos75度等于多少
  • 寒山拾得问对录的出典是什么 寒山拾得问对录的出典
  • BBI指标是什么意思
  • 各国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 父母给孩子的美德少年推荐信200字左右
  • 微信怎么在群里发红包
  • 锦绣未央拓跋宏是拓跋浚的儿子吗
  •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
  • 平顶山大学有几个
  • beef是什么意思英语
  • 沟的拼音和部首
  • 钢管舞运胸怎么做动作
  • forever中文翻译是什么意思(forever中文意思)
  • 心田上的百合花作文
  • 2022年长治学院专业排名及介绍
  • 小灯泡精华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sk2小灯泡白天用还是晚上用
  • 摘葡萄的快乐文案
  • ABS资产证券化
  • 水晶泥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