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工养老保险新政策_现在还有办五七工的政策吗?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现在还有办五七工的政策吗?
没有停止,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有五七家属工养老保险政策。
法律依据:
《吉林省人民***办公厅关于转发吉林省"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一、基本原则"五七家属工"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各类行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在辅助性岗位工作,但未被劳动部门录用,没有企业正式职工身份的人员。为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尽力而为;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基本原则,将"五七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1. 最新政策显示,五七工制度已于2016年取消,也就是现在已经没有办五七工的政策了。
2. 不过,针对办理过五七工的人员,政策还有一定的过渡期。
如果五七工人员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转为正式员工,那么他们的五七工身份将会被自动作废。
3. 此外,***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希望通过改革政策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什么叫五七工?
五七工是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机械、轻工、农、林、水、牧、电、军工这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
“五七”指示,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进入企业不同岗位的城镇职工家属,因此统称为“五七工”,个别行业企业结合他们的工作性质,在本行业内还有另外一些称呼,比如石***业企业曾把他们称作“会战家属”,也有的行业企业在组织这些人员劳动时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了“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思想革命化”的口号,因此又把他们称为“三化工”。
基本定义:“五七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临时工。首先,他们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计划用工不足时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一般都与企业形成了较长时间的劳动关系,并且都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被企业录用。
其次,这种用工形式的存在在计划经济时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后期有的行业或部门出于政治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或保留了这一群体。第三,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诸如“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思想革命化”的口号不再提倡,据统计这部分人员参加工作时间一般都在1980年以前。
五七工是指中国**在1957年至1960年期间实行的一种工作制度。这个制度要求每个工人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五个小时,总共工作35个小时。这个制度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实行的。然而,五七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包括工人劳动强度过大、生活负担加重等,最终在1960年被废除。五七工制度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劳动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1.“五七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临时工。首先,他们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计划用工不足时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一般都与企业形成了较长时间的劳动关系,并且都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被企业录用。
2.据调查了解,全国只有上海、北京、重庆、新疆等市解决了“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以上省份有的通过补缴相应费用后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有的是通过由***为这部分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
3.将“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解决其养老保障问题,是省委、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将“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后就为他们提供了终生的制度性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