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石质荒漠化,什么是石质荒漠化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石质荒漠化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

2,石漠化的概念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在自然营力及人文干扰下使地表原来比较连续的植被遭到破坏,失去保护的土壤严重流失而造成大片基岩***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是一种山地灾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石漠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严重威胁,主要是***的岩石使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和水,还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高温、干燥、崩塌、泥(沙)石流、失去了生态环境多样性。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曾断言,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我国岩漠分布面积约有16万km2,是第三纪(古、新近纪)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岩石不断风化,碎屑物下移后岩石***形成的。而石漠化多指现在正在形成***岩石的过程。在广西有代表性的石漠化主要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和砂砾岩地区的石漠化。据20世纪90年代估计,广西有喀斯特石漠化面积约2.3万km2,且以每年3%~6%的速率在增长。由于广西喀斯特地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8%以上,石漠化一直是广西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考察表明,2010年后广西石漠化逐渐得到控制。

3,石质荒漠化的特点与成因

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而形成岩石***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 多见我国南方丘陵地带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我国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参与监测的技术人员达3600人,共区划和调查图斑61.2万个,获取各类信息记录5000多万条。

4,荒漠化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的区别

荒漠和沙漠是两个含义相似,实质不同的概念。在自然地理学中,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巨大、植被稀疏贫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意为荒凉之地。根据地面组成物质的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石漠)、砾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和盐漠,以及在高纬或高山地带由于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而致植物贫乏的寒漠。前两者即岩漠(石漠)和砾漠,在我国习惯称为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它既包括移动沙丘,也包括固定、半固定的草原沙地。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引起生物能力的下降,使植物生物量、土地载畜量、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状况下降。土地沙化是细粒砂子的流失的过程,是荒漠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沙漠和荒漠化的分类,国际上普遍采用布德科的干燥度指标来衡量。我国学者把他的公式简化为D=E/P,其中E代表蒸发量,P代表同时期的降水量,而E则用0.16∑t近似值表示,∑t为大于10℃的积温。国际上通常依据气象指标,规定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燥度D>10是真正的沙漠,D=7~10为荒漠化。 荒漠化土壤没有变质,但是植被覆盖率降低,侧重的是植被覆盖率的降低。沙漠化是土壤沙化了,侧重土壤土质的变化。通俗的说是三个界限,荒漠的构成由多种组成物质,而沙漠是荒漠的一种,石质荒漠化则是一个过程

5,什么是石质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指的就是石漠化现象。这是喀斯特地貌发展的晚期阶段,通常发生在亚热带高温潮湿,且该地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大量熔融的化学物质的地区。首先地下产生大量溶洞,然后地表的松软的土壤逐渐被侵蚀,然后溶洞上层岩石出露。然后上层岩石被侵蚀,溶洞出露,下层岩石显露地表,形成凹凸不平的石质地区。例如,路南石林。你是高一的学生吧~~!!我先和你讲讲荒漠化吧~!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而你说的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而形成岩石***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本人知识有限,如有误请见谅)荒漠和沙漠是两个含义相似,实质不同的概念。在自然地理学中,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巨大、植被稀疏贫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意为荒凉之地。根据地面组成物质的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石漠)、砾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和盐漠,以及在高纬或高山地带由于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而致植物贫乏的寒漠。前两者即岩漠(石漠)和砾漠,在我国习惯称为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它既包括移动沙丘,也包括固定、半固定的草原沙地。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引起生物能力的下降,使植物生物量、土地载畜量、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状况下降。土地沙化是细粒砂子的流失的过程,是荒漠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沙漠和荒漠化的分类,国际上普遍采用布德科的干燥度指标来衡量。我国学者把他的公式简化为d=e/p,其中e代表蒸发量,p代表同时期的降水量,而e则用0.16∑t近似值表示,∑t为大于10℃的积温。国际上通常依据气象指标,规定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燥度d>10是真正的沙漠,d=7~10为荒漠化。

上一篇:信用卡知识:锦鲤卡怎么用加油便宜

下一篇:您好!可转债上市当天停牌怎么办[有帮助]

其他文章

  • 男的要剪平头吗
  • 邳怎么读
  • 怎么糸红领巾
  • 气垫和bb霜的区别
  • 宋代足球小将第2季(宋代足球小将第二季什么时候出)
  • 如何评论电影《诛仙》
  • 吞金为什么会死人
  • 英雄联盟游戏崩溃怎么办 英雄联盟游戏崩溃怎么解决
  • 九年级英语知识点大全
  • 女士英语怎么写 如何用英语表达女士
  • 一句话伤感语录120句
  • 防晒喷雾怎么用才正确(防晒喷雾的正确喷法)
  • 西江船闸有几个
  • 武汉市有哪些好中学,顺便把地址告诉我!急急急
  • 2021最火的十大小生意 美容美发上榜,第四无法抗拒
  • ez无限火力出装ap技能加点
  • 甘肃礼县邮政编码
  • 牧羊人之心新手魔物推荐培养指南一览
  • 书桌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 攀枝花学院2022分数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