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讨武曌檄文,唐朝“讨武曌檄文”的内容简介

发布时间:2025-08-1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起因

唐朝永徽年间,江淮一带出现了名为“淮南党”的政治派别,其中的领袖被称为“淮南三杨”,分别是楚州刺史杨循之、监察御史杨希之和防御使杨愔之子杨炎。因为多次上书批评朝政,淮南三杨在唐高宗朝被贬为州县官员。在唐太宗朝,三杨传人杨玄感、杨素先后入朝,成为朝中要员,二人合称为“淮南二杨”。杨玄感更是在唐高宗时期担任了尚书左仆射、侍中等要职。

2、事件经过

655年,唐高宗去世,长子李承乾继位,即唐中宗。但杨素想要让自己家族的人出任要职,于是与杨玄感密谋谋夺皇位。656年,杨玄感以罪名株连辅臣,导致了五位大臣被处决,甚至包括了太子少师萧瑀和英国公主李英。此时,唐中宗已无法忍受杨玄感的胡作非为,于是让左卫将军周子矩、保义军节度使骆震、防御使范世宽等人率军讨伐杨玄感。在唐朝南北分裂的情况下,杨玄感倒向北周,与北周达成联盟。骆震、范世宽率军迎战杨玄感,于656年在高陵县地方大败杨玄感军。而杨玄感则逃亡到了江北,得到了南方地方势力的支持。

3、讨武曌檄文发出

唐中宗决定赐死杨玄感,并任命骆震为泾原道节度使,范世宽为淮南节度使,破除了“淮南二杨”的势力。但是,唐中宗又被洛阳官僚集团所制,降旨取消了骆震、范世宽的节度使职务,派遣了令不受人尊敬的武曌镇压这场***。懵懂无知的武则天并不明白这场斗争的真相,仅凭朝廷的污蔑就快速镇压了杨玄感一方。而得知此事的范世宽大为愤慨,觉得朝廷不讲道理,橘生淮南就该挣脱朝廷的掌控。于是,范世宽撰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文”,以呼吁天下有志之士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武曌这个害国殃民的凶悍女子。

4、檄文的影响

范世宽的“讨武曌檄文”传遍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响应范世宽的号召,参加了“革命派”的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史之乱。虽然“讨武曌檄文”并没有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但它暴露了唐朝官僚的腐朽和朝廷的无能。后人认为,范世宽“讨武曌檄文”的撰写,是中国现代民主思想的最早表现之一。

上一篇:基金知识:基金追投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投资者融券卖出后,当天能否买券还券?

其他文章

  • 西安现在都能收听到哪些广播频率和名字是什么
  • 重庆有什么火锅好吃地方推荐推荐
  • 爱情等待的诗句39句
  • 比喻爱情的成语
  • 《矛盾论》读后感
  • 广州高铁站在哪里坐(广州高铁站在哪里)
  • 大一学生自我评价参考5篇范文
  • 国家特殊工种名录明细
  • 画蛇添足近义词 画蛇添足的寓意和启示
  • 初中考高中怎么报名
  • 成心成意的意思
  • 夜很黑很孤独说说 一个人面对黑夜的说说(47句)
  • 女生自习室为啥男生不能进
  • 上海大学城分布地图(上海大学城)
  • 什么是西气东输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
  • 数字华容道的玩法
  • 福建七市联考成绩怎么查
  • 沙盘模拟训练是什么
  • 家常炒生豆芽,美味又营养,轻松上手